大家好,我是风音,一家四百多人技术开发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师。
10月11日凌晨两点,币圈的惨叫声刺破夜空。
号称“最稳资产”的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突然“跳水”,从1美元的锚定价直接砸到0.62美元,一天之内跌没38%。
这场雪崩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比特币狂泻13%,以太坊暴跌超20%。
整个币圈4500亿美元的市值瞬间蒸发。
Coinglass数据显示,当天全网爆仓金额高达193.58亿美元,166万交易者被强制平仓,最大单笔爆仓单超过2亿美元。
有投资者晒出截图哭诉:“靠循环贷把50万本金放大4倍,原本想赚15%的年化收益,结果一天亏成3万,血本无归。”
很多人以为稳定币是币圈的“避风港”,毕竟名字里带“稳定”二字,平时用来结算收益、购买其他加密币都很放心。
但这次USDe的崩盘,彻底撕开了合成稳定币的伪装。
和其他用美元、美债做抵押的稳定币不同,USDe玩的是“空手套白狼”——它一边持有以太坊,一边做空以太坊的永续合约,想靠这种对冲策略稳赚不赔。
它的收益来源也很特别,靠的是永续合约里的“资金费率”,简单说就是市场上做多的人多,它就能收到“小红包”,年化收益能冲到12%-15%,比银行存款高太多。
高收益的诱惑下,更疯狂的操作来了:有人把手里的USDe抵押出去借稳定币,再用借来的钱买更多USDe,循环操作四五次,杠杆直接加到3.7倍,年化收益也被吹到24%。
可这种“以贷养贷”的游戏,只要一根稻草就能压垮。
1、特朗普一句话点燃导火索
特朗普突然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全球资本瞬间转向避险模式。
加密货币作为高风险资产,成了资本出逃的首选目标,以太坊率先大跌,直接打破了USDe的对冲平衡。
2、高杠杆泡沫彻底破裂
以太坊下跌后,市场上没人敢做多,USDe不仅收不到“小红包”,反而要倒贴钱给多头。
持有者开始恐慌抛售,导致USDe价格下跌。
而那些加了高杠杆的投资者,因为抵押物价值缩水,被系统自动清算,更多USDe被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3、流动性枯竭成致命一击
更倒霉的是,崩盘发生在周五深夜,欧美和亚洲的做市商都在休息,没人承接抛盘。
Uniswap平台上的USDe流动性池直接缩水89%,仅剩320万美元,10万枚USDe的抛售滑点高达25%,相当于卖100块的东西只能拿到75块,进一步加剧了暴跌。
这场灾难后,币圈呈现出残酷的两极分化:USDe的治理代币ENA单日暴跌43%,无数散户血本无归;
但也有敏锐的交易者趁机低买高卖套利,甚至有人靠清算获利40%。
项目方EthenaLabs还在嘴硬,声称USDe仍维持超额抵押,但市场早已用脚投票。
要知道,2022年Luna稳定币崩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这类依赖市场情绪的合成稳定币,在黑天鹅面前不堪一击。
监管层也没闲着,美国重提《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必须100%储备,禁止纯算法模型。
各大交易所也紧急推出“最低价格阈值”机制,试图挽回市场信心。
币圈的每次崩盘都在重复同一个剧本:高杠杆催生泡沫,最后以流动性枯竭收尾。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活过下一次黑天鹅,这三条底线不能碰:
远离高危标的:年化收益超10%的稳定币坚决不碰,流动性池低于1000万美元的代币直接pass,优先选多资产抵押的项目。
杠杆操作别贪心:仓位杠杆控制在2倍以内,单币种持仓不超过30%,非交易时段一定要开启自动止损。
建立预警机制:比特币单日跌幅超8%、稳定币脱锚超5%时立即减仓;遇到美联储加息、大国关税政策变动等消息,提前降低仓位。
从2020年“312暴跌”到2022年Luna崩盘,再到这次的USDe事件,币圈的“一夜暴富”神话,往往以“血本无归”收场。
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高收益,不如放弃幻想,用理性和风控搭建自己的防线——毕竟,在风险市场里,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注明:小编不参与任何分析的项目运营,也不投资参与任何项目,也不收费推广项目,不做项目私下评估,玩家勿扰。(以上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风音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商业模式设计师,只开发互联网软件,不会参与任何运营项目,以上数据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进行分析的商业模式和数据,小编不承担任何数据真实性责任。
玩项目的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玩家勿扰
文章编辑:Rose2011cg
了解更多互联网资讯。
需要元宇宙,DAPP,小程序,APP,分销模式,商城系统软件等开发,关注小编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