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室内气氛凝重。蒋介石将一份空军战机统计报告狠狠摔在国民党空军主任周至柔面前,怒不可遏地骂道:娘希匹!你这个空军主任是怎么当的?八千万军费都花到哪里去了?
面对蒋介石的雷霆之怒,周至柔低着头,声音颤抖地回应:卑职无能,请校长责罚。
蒋介石深知周至柔为人正直清廉,这笔巨额军费不翼而飞,背后必定另有隐情。他当即下令:把戴笠叫来!我要彻查此事,看看到底是谁在贪污党国的军费!
令人意外的是,周至柔不仅没有因即将水落石出而欣喜,反而慌忙劝阻:校长,万万不可啊!这件事还是不要再查下去了......
这起震惊国民政府的空军军费亏空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周至柔又为何要阻止蒋介石追查到底?
回溯历史,中国空军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民国时期工业基础薄弱,国内无法自主生产飞机,所有战机都依赖进口。在现代化战争中,空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蒋介石对此极为重视,不惜投入重金扩充空军规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意识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在各方建议下,开始组建德械师,大量采购先进武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调整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接受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蒋介石特别拨付巨额军费,要求周至柔将空军规模扩充至1000架战机。
然而1937年的统计报告却显示,中国空军仅有305架飞机。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一架新式战机约12万美元,这意味着至少有8000万美元军费去向不明。在国家存亡之际,竟有人敢中饱私囊,蒋介石的震怒可想而知。
周至柔虽在蒋介石面前战战兢兢,但其资历深厚。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黄埔军校首批教官,参与过两次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立下赫赫战功,深得蒋介石信任。1931年围剿红军失利后,周至柔主动请缨赴国外考察空军建设。回国后,他提出的空军建设方案为中国空军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4年,蒋介石成立全国航空建设会,自任会长,任命周至柔为空军主任。表面上周至柔大权在握,实则蒋介石始终心存戒备。为掌控空军实权,蒋介石安排夫人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暗中监视周至柔。
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在国民政府中地位特殊。她精通外交,曾多次访美为国民政府争取援助。西安事变时,正是她多方斡旋,确保蒋介石安全获释。在蒋介石支持下,宋美龄逐渐架空周至柔,实际掌控空军大权。
上任初期,宋美龄积极号召民众捐款建设飞机制造厂,表面是为壮大空军。但很快周至柔就发现异常:大量资金投入却不见飞机产出。深知其中猫腻的周至柔,碍于宋美龄的特殊身份,只能选择沉默。
当蒋介石质问宋美龄军费去向时,她竟辩称:与其自行组装落后飞机,不如直接购买外国先进战机。更荒谬的是,她将购机款私自保管,声称待美国推出新机型再购买。面对这番漏洞百出的说辞,精明的蒋介石也只能选择妥协——他需要宋氏家族的支持,不可能与夫人翻脸。
这种姑息纵容在1948年再次上演。蒋经国在上海打虎反腐时,因触及孔宋家族利益,被宋美龄一个电话叫停。蒋介石对家族腐败的纵容,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空军问题早有征兆。1936年蒋介石50寿辰时,周至柔曾将旧飞机重新喷漆充作新机进行表演。当时无人料到,战争会来得如此之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仅有305架战机迎战。这些飞行员多是富家子弟,本可逃避战争,却选择为国捐躯。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场上,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与敌同归于尽的誓言。到1937年底,中国空军几乎全军覆没。成都遭空袭时,一位教官单机迎敌,留下学生都战死了,该老师上了的悲壮遗言。
历史不容假设,但不禁令人设想:若那8000万军费真正用于空军建设,抗日战争是否会少牺牲些生命?作为空军实际掌控者,宋美龄对空军建设滞后难辞其咎。
遗憾的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始终未能吸取教训。解放战争中,四大家族变本加厉地贪污腐败,最终失去民心,被人民赶出大陆。这段历史警示我们:腐败不除,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