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 杨宏彬
朱京成在创业之初,便得到了“世界镍王”项光达的大力支持。
2019年9月,麦田能源成立,第一大股东为永青科技,该公司由项光达控制。直至麦田能源冲击创业板,永青科技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在麦田能源有资金需求之际,永青科技和其背后的青山控股也慷慨解囊,向麦田能源至少借出过14亿元。近3年来,永青科技旗下的瑞浦兰钧一直是麦田能源的主要供应商。
麦田能源是一家新能源电力设备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逐年增长,2024年的净利润达到2.67亿元。
截至2024年末,麦田能源在手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远超即期债务,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处于低位。
神秘员工套现超8000万
项光达为第二大股东
麦田能源成立于2019年9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由永青科技、江苏麦田、江苏向天分别持有40%、30%、30%。
2022年初,麦田能源由永青科技、江苏麦田、光多宝、上海枫守分别持有40%、30%、28.2%及1.8%。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引入主要投资者中信银行、朝希资本、上海国策投资、中电投、中信投资等,募集资金21.17亿元,以及引入员工持股平台新阳生、温州资智、阳升宝。
麦田能源完成最后一次融资的时间为2023年5月,换言之,公司已经有两年时间未获得过新融资。完成最后一次融资后,麦田能源的估值高达150.15亿元。
2022年10月完成后融资后,麦田能源的估值约为53.83亿元。7个月的时间内,麦田能源估值提升了96.32亿元。
期间,永青科技通过转让麦田能源7.5%的股权,变现1.024亿元。截至递表,永青科技仍为麦田能源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4.96%。永青科技实控人为项光达。
资料显示,项光达为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青山实业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镍铁生产商。2025年6月24日,《2025年新财富500创富榜》发布,项光达家族以605.4亿元资产位列榜单第48位。
此外,上海枫守清仓了麦田能源的股权,变现8,747.62万元。上海枫守由麦田能源的一名员工实际拥有,该员工设立上海枫守,是为了作为其受让麦田能源激励股权的持股平台。
招股书并未提到该员工的具体身份。天眼查显示,上海枫守由万华100%持有,而招股书指出,万华所持股份为代持。
截至递表,麦田能源由江苏麦田、温州资智、新阳生、阳升宝及光多宝合计持有47.50%的股份。朱京成持有江苏麦田88.75%股份,并担任温州资智、新阳生及阳升宝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同时,朱京成还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方式控制光多宝,因此其为麦田能源实控人,控股比例47.5%。
光多宝其实也是麦田能源的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包括朱京成的母亲高月巧。光多宝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温州宇阳,温州宇阳由高月巧、朱京成分别持有99%及1%。
实控人亲戚进董事会
董秘出身咨询公司
朱京成在麦田能源拥有最高的权力,他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其余董事会成员包括沈慧、高顾道、杜庆军及姜森。其中杜庆军还担任财务负责人。
董事会成员中,沈慧、高顾道为朱京成的亲戚。沈慧是朱京成的舅母,高顾道是沈慧的儿子,也就是朱京成的表弟。沈慧、高顾道均通过光多宝持有麦田能源。
在招股书中,麦田能源将艾罗能源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至于3人何时加入的艾罗能源,麦田能源的招股书并未提及。
姜森则来自麦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永青科技,现任永青科技总裁。值得一提的是,姜森不仅在永青科技持有股权,还在麦田能源的控股股东江苏麦田持有9%的股权。
2024年,麦田能源薪资最高的人员并非朱京成和他的亲戚,而是吴茂盛,其期内薪资达到178.52万元,另外一名核心技术人员邓志江的薪资仅次于他,为131.11万元。
2024年在麦田能源领百万薪资的还包括副总经理彭健,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贺一含,二人期内薪资分别为132.15万元及117.66万元。
在加入麦田能源前,贺一含多任职于咨询公司及投资公司,包括全球领先的审计、税务、财务交易和咨询服务机构安永、东方资管旗下的创业投资公司、国投创新。
主要销售渠道变化
2024年新大客户贡献6亿收入
麦田能源是一家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企业,专注于分布式能源相关的能量转换、存储与管理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系统和并网逆变器。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85亿元、28.98亿元及33.8亿元。储能系统(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工商业储能系统)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期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68.19%、72.89%及65.08%。
并网逆变器则为麦田能源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各期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27.08%、21.85%、28.64%。
2024年,麦田能源的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微型逆变器等产品)产量及销量均大幅增长。2022年-2024年,该产品的产量分别为33.32万台、23.45万台及78.67万台,销量分别为27.66万台、25.61万台、69.06万台。
2024年麦田能源逆变器的产量及销量均超过2022年及2023年之和。而期内,公司来自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的收入为16.89亿元,前两年分别为11.02亿元及10.57亿元。
招股书显示,麦田能源储能逆变器及并网逆变器的单价在2024年均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2024年,储能逆变器单价分别为8,428.96元/台、8,201.19元/台、6,699.64元/台,并网逆变器单价分别为2,982.33元/台、3,098.20元/台和1,660.89元/台。
关于储能逆变器单价的下滑,麦田能源称是为了建立或巩固客户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收入,提升市场份额而主动调低的。
并网逆变器的单价的下滑则是因为麦田能源开拓亚非拉市场新兴市场,单机价格较低的单相低功率户用并网逆变器销售占比大幅提升。
近3年里,麦田能源主要的销售渠道也在发生变化。2022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60.88%,2023年及2024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直销,渠道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的53.46%、60.77%。
2023年,麦田能源直销收入中,多数来自于系统集成商,而2024年的公司直销收入中,多数来自于ODM 客户。
麦田能源的大客户多为境外客户。2022年-2024年,五大客户为其贡献了52.22%、49.87%和42.02%的收入,最大客户为其贡献了14.90%、22.44%及18.41%的收入。
2022年及2023年,麦田能源的最大客户均为Freedom,而2024年变更为了Enpal。并且Freedom期内未上榜麦田能源五大客户,第五名上榜金额为1.39亿元,其前两年向麦田能源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7亿元及6.51亿元。
Enpal则是2023年才与麦田能源达成合作,次年便成为麦田能源第一大客户,为麦田能源贡献了6.24亿元的收入。
招股书显示,Enpal为德国屋顶光伏、储能与热泵等家庭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德国新能源领域的独角兽,其主要向麦田能源采购储能系统产品。2024年,麦田能源储能系统产品销售额为22亿元,Enpal一家占了28.36%。
主要供应商为关联方
与项光达交易频发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45.52%、46.43%、30.46%,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26.75%、20.77%及12.85%。
2022年及2024年,麦田能源第一大供应商均为瑞浦兰钧,2023年为赣锋动力,期内瑞浦兰钧位列第二大供应商。
瑞浦兰钧(0666.HK)为永青科技的控股子公司,上文提到,永青科技为麦田能源第二大股东,实控人为项光达。麦田能源3年向瑞浦兰钧采购了11.47亿元。
事实上,麦田能源与项光达之间的交易是非常多的。麦田能源2024年向REPT Battero Energy Germany GmbH及瑞浦兰钧销售1,601.57万元及268.19万元。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向上海瑞浦特钢有限公司支付租金89.80万元、90.62万元、100.37万元,支付物业及水电费等18.91万元、62.47万元、69.11万元。
另外,麦田能源还曾向浙江青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青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青山控股、上海艾清文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青山贸易有限公司等支付餐费、服务费等。
上述这些公司均是由项光达控制。
2022年及2023年,麦田能源还曾向项光达控制的永青科技和青山控股借钱,年利率为6%。
2022年初,麦田能源应付永青科技5.57亿元,并在年内向青山控股拆入9.14亿元,期末应付永青科技和青山控股的金额分别为1,835.77万元及5.49亿元。2023年,麦田能源偿还了永青科技和青山控股的所有借款及利息。
毛利率逐年提升
销售人均薪酬高于研发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6.60%、28.05%和 28.93%。核心收入来源储能系统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1.41%、31.36%及34.46%,第二大收入来源并网逆变器的毛利率分别为18.64%、20.91%、17.82%。
销售费用为麦田能源最主要的费用,各期分别为1.1亿元、2.56亿元及3.22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43%、8.84%和9.50%。
职工薪酬为麦田能源销售费用最主要的构成,各期为4,202.81 万元、7,861.14万元和 1.1亿元,增长迅速。
招股书指出,麦田能源为拓展全球市场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销售人员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24年末,麦田能源有277名销售人员,粗略计算,人均年薪可超42万元。
而2024年,麦田能源的研发费用为2.43亿元,其中职工薪酬为1.42亿元;管理费用1.04亿元,其中职工薪酬为5,464.28万元。
截至2024年末,麦田能源有443名研发人员,238名管理人员。粗略计算,2024年麦田能源研发人员人均年薪为32万元,管理人员人均薪酬23万元。
麦田能源的443名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的达到375人,占比八成以上。
上文提到,麦田能源的核心技术人员吴茂盛、邓志江的2024年的年薪达到了178.52万元及131.11万元,而另外两名核心技术人员遇彬、万腾飞2024年的年薪也达到了96.91万元及95.06万元。
递表前分红超9100万
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均录得盈利,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1.49亿元及2.67亿元。
持续的盈利并未让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各期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16亿元、5.8亿元及4.44亿元。公司2022年的经营现金流存在缺口。
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的融资现金流净额则分别为7.9亿元、10.92亿元及-3.85亿元。吸收投资与借款为麦田能源融资现金流最主要的流入项。
2022年及2023年,麦田能源吸收投资流入资金6.28亿元及15.17亿元。2022年-2024年,麦田能源取得借款流入资金3.76亿元、5.36亿元、4.16亿元。
偿还债务为麦田能源融资现金流主要流出项,各期偿还债务流出资金1.67亿元、3.27亿元及7.78亿元。
2023年及2025年,麦田能源进行了分红,分红金额3,168.86万元及5,940万元,派发的分别是2022年度及2024年度的股息。
而2022年,麦田能源境内在职员工人数为1,750人,其中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数达到了916人,占比员工总数的52.34%。2023年末及2024年末,当期未缴纳人数降至57人、42人。
截至2024年末,麦田能源的短期借款为1.1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4000万元,合计为1.52亿元。同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79亿元,足以覆盖即期债务。
整体来看,2022年末-2024年末,麦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25%、40.84%、46.78%,而同期末,与之可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64.11%、51.31%及51.47%。2023年及2024年麦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降至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附:麦田能源上市发行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评估机构: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