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机器人基金相继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融资额排名前20的机器人公司中,75%(即15家)的背后都出现了国资机构的身影。
地方国资不只是单点化的投资,纷纷组建起目标明确、规模庞大的产业投资基金,以主导性的姿态进入产业投资中。2025年以来,上海、北京、深圳、湖北等地的专项基金密集宣告成立并迅速投入运作,基金规模动辄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均由地方核心国资平台牵头。
与此同时,各地“基金+产业园+产业方”的生态构建模式已成为标准操作。基金负责“选苗”,市场化的投资机构(GP)负责“育苗”,园区则提供“土壤”,形成一套循环体系。如上海的基金与张江机器人谷深度绑定,北京的基金与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协同发展。湖北的模式也形成了体系化:母基金的主要出资方湖北科投,在筹备基金的同时就牵头建设了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该中心集动作训练、数据采集、应用实践和人才培养于一体,多个被投项目入驻其中进行训练测试。
上海市出台新规严控政府投资基金
近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上海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共计7章44条,系统规定了上海政府投资基金“募、投、管、退”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其中规定: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基金;严格控制新设基金;存续期一般不超过10年;管理费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提基数;基金未达到预期效果,投资进度缓慢或资金长期闲置的,政府出资部分可按照协议约定提前退出;不将正常投资损失作为启动责任认定程序或追责的依据等。
该管理办法明确,子基金原则上以直投项目方式进行投资,严控基金层级,防止多层嵌套影响政策目标实现。
重庆物流集团强力整合内部资源
合并之后,重庆物流集团成为重庆港的直接控股股东,港务物流集团独立法人资格将予以注销,重庆物流集团作为合并后的存续公司依法承继港务物流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等权利与义务。重庆物流集团表示,此次合并吸收是为推进落实重庆市属国有物流企业改革重组整合的战略部署。
类似的资源整合不仅发生在控股股东层面,上市公司重庆港自身也在持续整合子公司业务。
10月15日,重庆港曾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久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拟吸收合并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港九两江物流有限公司。而在2024年10月,两江物流吸收合并了重庆港另外一家全资子公司——重庆果园大宗生产资料交易有限公司。
重庆港在公告中称,本次吸收合并有助于重庆物流集团优化管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同时将为重庆港未来长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公司价值,从而实现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