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之后,新茶饮第三股——古茗,于今日正式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早在2月初时,古茗启动全球招股,发行1.586亿股,招股价区间8.68-9.94港元。今天,古茗最终确认发行价为每股9.94港元,以此计算其IPO市值超过230亿港元。
在本次IPO发行过程中,古茗成功引入了5位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金额达到7100万美元。其中,腾讯出资2500万美元,元生资本和正心谷资本分别认购了1500万美元,美团龙珠和Duckling Fund则分别认购了800万美元。
早在IPO之前,古茗在2020年便开启了融资窗口,吸引了美团龙珠、红杉中国、Coatue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累计融资规模约为6.74亿元人民币。
然而,古茗的上市之路并非一路顺遂。2024年1月2日,古茗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但在递表半年后,招股书显示失效。不过,古茗并未放弃,2024年12月9日,古茗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并于12月15日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上市进程。最终在2025年1月初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历经波折,古茗终于在今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从门店分布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高达79%,这一比例在中国其他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品牌中位居首位。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80%。同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有38%的门店分布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地区,这些通常是距离市中心较远的行政区域。在这一区域的门店占比上,古茗在中国前五大众现制茶饮品牌中也是最高的,到2024年9月30日,这一比例增长到了40%。
在业绩方面,2023年古茗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了192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37.2%。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的GMV为166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4%。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年底以来,新茶饮行业便开启了冲击港交所的激烈竞争,蜜雪冰城、古茗和沪上阿姨等品牌纷纷加入这场上市大战。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古茗已经脱颖而出,率先在资本市场获得了资金支持。不过,新茶饮行业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浙江台州85后打造的新茶饮IPO
在本次发行中,古茗吸引了众多实力强大的基石投资者,包括腾讯控股全资子公司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GM Charm Yield(VIB)Limited、私募股权公司LVC(曾投资网易云音乐、哔哩哔哩及泡泡玛特)、专注于成长阶段消费及科技行业公司的投资基金Long-Z Fund I, LP以及Duckling Fund, L.P.。这些基石投资者的认购总额最高可达约5.53亿港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的门店数量已达到9778家。公司在全国17个省份建立了布局,并计划持续增加门店网络密度。其中,80%的门店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浙江以及长江以南城市是古茗的核心区域。这也使得古茗在北方市场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古茗的创始人王云安1986年出生于云南省安宁市,祖籍浙江台州。2006年,20岁的王云安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今看来,他的专业背景与他如今的创业成就似乎并无直接关联。
2010年4月1日,正值愚人节,即将大学毕业的王云安与好友们一起,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创立了“古茗茶饮”品牌。在门店开业初期,古茗茶饮的生意并不理想,最艰难的时候,一天的收入甚至不足百元。
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这一年,王云安带领古茗茶饮开启了加盟模式,这一战略举措比喜茶早了11年,比奈雪的茶早了12年。据资料显示,古茗茶饮的第一个加盟商是一位女性,第一笔加盟费为1.5万元,但王云安减免了其中的5000元。由于该加盟门店选址良好,其生意甚至比王云安自己开的门店还要好一倍。于是,这位女性加盟商开始为古茗做口碑宣传,吸引了第一批加盟商的加入。2012年,26岁的王云安带领古茗茶饮走出台州,迈向全国市场,当年共开设了27家分店。
在2013年,古茗茶饮的门店数量实现了从50多家到100家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一年对于创始人王云安来说却充满了挑战。他发现部分加盟商虽然盈利,但却不在古茗指定渠道采购原材料,这让他一度考虑将古茗茶饮转型为单纯的快招模式,仅收取加盟费而放弃对加盟商的后续管理。但经过深思熟虑,王云安最终决定专注于供应链管理,自建供应链体系,为加盟商提供优质服务。他坚信,只有加盟商能够盈利,品牌自身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他坚持“利他即利己”的经营理念。
到了2015年和2016年,古茗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分别新开设了300家和700多家门店。2017年成为古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关键的冷链配送模式正式建立,同时古茗的全国门店数量突破了1000家,并在此后持续增长,逐渐成为新茶饮行业的重要竞争者之一。
2020年6月,古茗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红杉资本、美团龙珠资本Coatue Management、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参与了古茗的投资。
红杉中国在古茗的上市寄语中写道:“王云安一直带领团队在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不断结硬寨、打呆仗:用利他和坦诚对待广大加盟商和利益伙伴,用聚焦和定力把握发展节奏和方向,不盲从、知进退,坚持做消费者信赖的高品质产品;同时在供应链、数字化等“看不见”的地方坚定投入、坚持长期主义。正是古茗团队这些非凡特质和独到选择,让这家公司稳扎稳打,成长为中国新茶饮市场的龙头。”
借此也可以侧面看出投资人对王云安的认可。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王云安持有古茗43.21%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王云安与戚侠、阮修迪、潘萍萍等4人共同构成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北京美茗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美岩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称“美团龙珠资本”)合计持有约8%的股份;Max Mighty Limited(即“红杉资本”)持有约4%的股份。此外,寇图资本等机构也持有古茗的部分股份。
截至2024年12月,古茗的门店数量已经接近一万家。其中,浙江是古茗的核心市场,台州、宁波等城市的门店占比相对较高。作为头部新茶饮品牌,古茗至今尚未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设门店。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古茗在现有省份达到‘关键规模’之前,不盲目进行跨区域扩张,而是匹配自有供应链的覆盖半径,坚持‘属地深耕’战略。虽然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在部分区域失去了先发优势,但这种稳健的扩张方式对于维护现有区域的品牌口碑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从而确保了品牌在现有区域的加密布局,尤其是下沉城市布点的成功率。”
茶饮巨头们“不得不”扎堆上市
2025年新年伊始,新茶饮行业便迎来了“开门红”,各大品牌冲击上市的消息接连不断。先是蜜雪冰城获得了证监会的备案书,沪上阿姨也紧随其后获得了备案,随后古茗顺利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与此同时,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也被传有意赴美上市。
尽管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实际上新茶饮赛道已经进入红利衰退期。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茶饮赛道以及可选消费新赛道已不再被视为优质投资标的,市场对茶饮品牌的热度正在逐渐消退。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茶饮市场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开店速度收缩、闭店规模攀升的新局面,即使是新兴的下沉市场也已呈现出一片红海,国内新茶饮市场正逐渐进入存量时代。
在存量市场的“内卷”中,竞争不仅是全方位的,更是刀刺见红的直面对抗。整个行业经历了从卷价格、卷万店、卷下沉市场、卷健康概念、卷IP联名到卷出海的激烈竞争。
内卷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还需要高额的资本支持。因此,新茶饮品牌如何尽快上市,成为了他们更为迫切的集体需求。
除了古茗之外,国内其他新茶饮品牌也在今年年初纷纷冲击上市。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在新年元旦前后再度递交了上市申请,被外界视为最有希望成功上市的选手。据披露,这两家公司在营门店数量分别为40510家和8437家。
为何新茶饮品牌如此看重上市?因为新茶饮是过去几年真正崛起的热门赛道之一,这样的系统性机会并不多。在存量竞争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淘汰赛也已开启。以书亦烧仙草为代表的一些新茶饮品牌已经开始掉队。
然而,在新茶饮品牌纷纷冲击上市的同时,另外两家已经上市的品牌——奈雪的茶和茶百道,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却出现了不增反降的情况。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从最高点约15.8元跌至1.12元左右,市值缩水超过80%。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实现营收25.44亿元,同比下降1.9%,经调整净亏损达4.38亿元。自2018年以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过13亿元。
茶百道在上市后不久便遭遇了业绩下滑的困境。去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降了10%,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了约59.9%。与此同时其股价也从上市初期的12.5港元跌至目前的9.7港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曾指出,新茶饮品牌一旦上市,可能会面临市场风险以及投资者过高期望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从资本市场的整体趋势来看,新茶饮行业的投资热度正在逐渐降温。据融中数据统计,2024年茶饮品牌的投资事件数量仅为35起,相较于2023年的62起大幅减少,创下近五年的新低。此外,IT桔子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新茶饮赛道的融资企业数量减少了一半,融资金额同比下滑超过70%。
在自身盈利能力不足以及一级市场融资热度下降的背景下,新茶饮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同时还需应对海外市场高成本扩张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茶饮企业急需通过二级市场融资渠道来补充资金,以维持在竞争和扩张过程中所需的巨大投入。
与此同时,随着新茶饮行业投融资热度的下降,投资方希望尽快通过上市实现退出并变现。例如,古茗和沪上阿姨都背负着对赌协议,协议规定如果企业不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港股上市,可能需要回购一级市场投资者的股份。这一情况无疑增加了这两家企业上市的压力和紧迫性。
因此,古茗和其他众多新茶饮品牌一样,面临着不得不上市的局面。
新茶饮的下半场 苦寻“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新茶饮市场规模的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下降至2025年的12.4%。中国的新茶饮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空窗期逐渐关闭、内卷加速以及淘汰赛的最后阶段。面对行业增长放缓的挑战,新茶饮品牌们纷纷开始转向“精耕细作”,通过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其中,转型咖啡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增长方向。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目前的加盟门店数量已经达到约2900家,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沪上阿姨在2024年9月宣布其“沪咖”品牌正式开放加盟。
古茗也将咖啡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据一位古茗员工透露,2025年所有古茗门店都将必须配备自动咖啡机。
同时,跨界零售也成为了新茶饮品牌们的一大热门发展方向。奈雪的茶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自有品牌的零售产品,包括茶包、零食等,试图通过零售业务来拓宽收入来源。茶百道则通过与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以此来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另一方面,众多新茶饮品牌也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拓展区域。茶百道将2024年定位为品牌的“出海元年”;甜啦啦计划在印尼开设300家门店,并布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市场;蜜雪冰城已经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800家门店。此前,搜狐美食曾对蜜雪冰城柬埔寨的加盟商进行过专访,该加盟商透露,在金边每天平均接待150至200单,其中九成是本地顾客。
然而,海外市场的文化差异、供应链管理和本地化运营等问题,都是新茶饮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将面临的新挑战。新茶饮品牌能否成功出海,或许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增长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港交所作为上市地,这一现象背后可能与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密切相关。
从地理位置来看,香港地处亚洲中心,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香港拥有天然良港,港口设施先进,货物吞吐量巨大,航运业十分发达。此外,香港还具备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健全的法律体系,这些优势使得香港成为国际贸易和航运的重要节点。因此,许多企业将香港及周边城市作为出海和国际化的桥梁,众多国际企业和资本也纷纷入驻香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新茶饮品牌也不例外。资料显示,喜茶在2018年进军香港,奈雪的茶在2019年进入香港开店。此外,沪上阿姨、蜜雪冰城等品牌也纷纷在香港布局。一方面,这些品牌在港交所谋求上市,另一方面又在香港开店,可以预见,未来香港可能会成为新茶饮巨头们竞争的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