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0月31日报道,尽管今年到目前为止,关税的影响尚不明显,但预计随着假日购物季的来临,关税将开始对美国消费者付款的价格产生影响。
自4月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大量商品及多个国家加征关税。与此同时,美国常用的通胀指标一直在2.5%至3%之间波动。
尽管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等常见指标不会大幅升高,但他们预计到了这些指标本应下降的时候,关税反倒会使其维持在较高水平。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阿迪蒂亚·巴韦在一份报告中说:“近几个月来,一直存在一些关于关税是否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通胀的疑问。我们认为这无需争论,关税已经推高了消费者物价。”
到目前为止,关税的影响之所以不明显,是因为企业在关税生效前就增加了库存,并通过压缩利润率来消化部分影响。
不过,美国银行预计,关税将使美联储用于评估通胀的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升约0.5个百分点。该银行估计,在有关税的情况下,9月份的通胀率将为2.9%,如果没有关税,它将更接近2.4%。这些数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0月29日引用的数据相近。8月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
这种百分点上的差异对美联储至关重要,因为美联储试图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维持在2%,但自2021年3月以来,该指标一直高于这一水平。美联储两位官员(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施密德和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里·洛根)10月31日表示,他们不同意10月29日降低基准利率的决定。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差异也很重要。巴韦估计,关税带来的总成本中,消费者承担了约50%到70%,企业承担了其余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这意味着咖啡、家具等商品价格上涨。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9月份服装价格上涨0.7%。尽管这些商品在价格指数中所占比重较小,却是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物品,它们会让消费者产生通胀的感觉,进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
道明证券高宏公司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对消费者信心产生巨大影响,即便这些商品在消费者价格指数篮子中的权重微不足道。”譬如鸡蛋这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每周在杂货店都会形成一个持续的、可感知的反馈循环。它们对消费者认知的影响比其统计意义所显示的要大”。
该公司指出,今年假日购物季,这种情况可能会更普遍,因为人造圣诞树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中国商品面临着特朗普关税的重压。
贷款树公司利用多个政府和私人来源的数据估计,如果关税在2024年假日购物季时生效,购物者那时将额外支出406亿美元。2025年6月,约70.5%的新增关税转嫁给了消费者。
该公司首席消费者金融分析师马特·舒尔茨说:“这意味着更多美国人将不得不依靠信用卡和个人贷款来支付购买礼物的费用。这是许多人将面临的不幸现实。”
贷款树公司估计,每位购物者承担的关税成本为132美元。(编译/涂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