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黄春华)黄金也开始“收税”了?11月1日,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自当天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此消息一出,便在黄金市场激起涟漪。
对普通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税务调整,更可能重塑未来买金、存金、用金的方式。黄金税收政策对个人买金、投资有何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明确用途差异化征税
与过往政策不同,记者注意到,此次新政的核心是“按用途管税”。根据公告,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等买卖标准黄金,卖出方需凭交易所结算发票开具普通发票。而最关键的变化在于购入环节。
具体来看,会员单位购入用于投资的金条时,发票将标记“会员单位投资性黄金”。虽然购入时可抵扣进项税,但未来销售时被严格禁止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会员单位购入用于打首饰的黄金时,发票标记为“会员单位非投资性黄金”,未来销售首饰等产品时,可以正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相当于给黄金打上了‘数字标签’。”一位资深税务专家向记者解释,“新政通过发票上的几个字,就精准地切断了投资性黄金的税收套利链条。过去那些把投资金条当作‘原材料’倒卖牟利的模式,将彻底行不通了。
对黄金饰品消费直接影响较小
那么普通消费者的买金成本会变化吗?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政策主要针对投资性黄金交易,而黄金饰品是消费品,因此政策对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的直接影响较小。
事实上,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零售价格中通常已经包含了增值税和消费税。如金饰零售商销售时需缴纳13%增值税,已包含在黄金饰品售价中。而黄金首饰在零售环节需缴纳5%的消费税(在生产或进口环节征收),同样含在售价内。不过,未来也有一种可能是非交易所黄金原料供给减少,推高黄金首饰生产成本,则可能会间接影响到首饰零售价。
“新规主要规范的是交易所层面的标准黄金,并未对终端金饰推出新的税种或调整税率。”一位财经博主指出,普通消费者可以打消顾虑,该逛店逛店,该选购选购。”
黄金应该如何投资?
黄金税收新政的落地,不仅改变了市场的税收规则,更深刻地重塑了普通市民的投资逻辑。面对新环境,投资者需在“渠道选择”上做出更审慎的权衡。
业内专家普遍指出,新政实施后,“在哪买”的重要性已大大提升。“税收杠杆正将黄金投资推向更透明、更规范的‘主渠道’。”一位财经观察员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市民而言,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黄金ETF,或通过银行系统配置积存金等标准化产品,已成为政策风险最低、交易成本最透明的选择。”
若投资者仍倾向于持有实物,大型商业银行的自有品牌金条则是几乎唯一的安全选项。尽管其售价相较金料基础价存在一定溢价,但银行体系完善的回购机制是资产流动性的核心保障。
业内提醒,应特别警惕非正规渠道的“低价”金条。在新政下,这类金条的变现难度将大幅增加,当初的“价格优势”可能在变现时荡然无存。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市民投资黄金的逻辑应从“持有即保值”向“合规才保值,流通即价值”转变,通过正规金融渠道配置标准化资产,才是守护财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