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税又变了!51比47决议通过,美参议院拆台,叫停特朗普关税政策
创始人
2025-11-03 21:59:44
0

华盛顿传来的最新消息再次引起全球关注。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7票的微弱优势,成功通过了一项决议,计划终止特朗普时期的全球关税政策。这一举动并非普通的政策调整,而是美国立法机关首次在贸易战问题上对总统权力发起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在国会的激烈博弈背后,实则隐藏着美元霸权正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在悄然撼动着全球旧有的秩序。

10月3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关键的决议,目标直指特朗普政府依照《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推出的全球关税政策。民主党全力支持这一决议,而投赞成票的51张票全来自民主党,反对票的47张则是共和党的一致立场。这种党派划分鲜明的投票结果,使得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分裂进一步暴露出来,情况变得愈加复杂。不过,这一决议的通过并不意味着它的实施已经顺利达成,因为按照美国的立法程序,这项决议接下来还需面临多个挑战。

首先,决议需要通过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而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已明确表示将全力阻挠这项决议的通过。如果最终在众议院闯关成功,接下来的难关便是总统的否决权。若要推翻总统的否决,必须取得2/3的绝对多数票,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人疑惑,民主党明知这一决议难以实现,为什么还要推动这一看似“无用功”的议案?

答案其实藏在美联储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中。普通美国人早已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这些问题,超市里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商场里的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价格不断攀升,这让许多人抱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比如,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过去100美元可以购买满满一车杂货,而现在却只能买到一半。显然,关税政策已导致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加重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压力。

截至2025年9月,美国的核心PCE物价指数仍然保持在3.2%,远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这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家庭的生活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而这一切,都与关税政策密切相关。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自2021年实施全面关税政策以来,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18.7%。这部分上涨的成本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普通家庭无一幸免。

最典型的例子是钢铁关税,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铁加征了25%的关税,表面上看是保护了大约14万个钢铁行业的工作岗位,但却让下游的制造业遭受了重创,直接失去了50万个工作岗位。这就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美国汽车产业为例,由于钢铁关税,汽车制造商每年多花费约45亿美元的成本,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汽车价格上涨,许多家庭不得不推迟购车计划。

更为严重的是,关税政策还与美国的美元霸权形成了激烈的矛盾。为了控制通胀,美联储持续加息,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升至5.25?.5%的历史高位。高利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但也使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愈加沉重。2025财年,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预计将突破1.2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21%,也就是说,美国每收入5美元税款,就必须用1美元偿还国债利息。

此外,关税还直接推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进一步加剧了通胀,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导致债务压力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如何化解这一问题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也在其中,2024年选举周期中,美国制造业集团向参议院贸易委员会成员捐款的金额达到1.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支持关税的议员平均获得的捐款是反对者的3.2倍。

根据美国税收基金会的估算,如果全面取消当前的关税政策,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每年可以节省1347美元的生活成本。然而,取消关税可能会影响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就业,政客们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

从美国的内忧到全球的重构,2025年的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与亚太国家签署的RCEP协议已经生效三年,区域内的贸易占比已提升至38.7%。越来越多的亚太企业选择在区域内进行合作,这不仅让货物运输更加快捷,也降低了成本。与此同时,美国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的份额从2016年的35%降至28%。当美国一边筑起关税壁垒、封闭自己时,全球贸易已经开始绕过它,重建新的贸易体系。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货币支付上。到2025年9月,国际支付系统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升至6.2%,而美元的份额则降至46.8%,创下了历史新低。中东国家的石油贸易中,不少交易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之前沙特与中国的一笔原油交易便放弃了美元,转而用人民币支付,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全球外汇储备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降至56.3%,比2020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更倾向于手持多种货币以应对风险。

产业链的重构也在加速进行。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1.8%,而对美国的出口仅增长了2.3%。许多企业正在调整供应链,将生产基地迁往离市场更近、贸易更便利的地方。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只有28%来自美国,而2018年这一比例高达53%。这表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力已发生变化,更多国家开始选择合作而非对抗。

这场围绕美国关税政策的博弈,表面上是美国的内部政治斗争,但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它却标志着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意是保护美国产业和就业,但最终却导致了通胀上升、债务加重,并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任何试图通过筑墙加税来隔绝世界的做法,最终都会被时代淘汰。

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通过RCEP等协议,与周边国家共同推动贸易便利化。这不仅让区域内的企业受益,也使得普通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实惠。无论是半导体、电动汽车,还是跨境电商、区域贸易,全球经济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未来属于那些拥抱合作、顺应时代潮流的国家和企业。

相关内容

美联储理事米兰:货币政策过...
美东时间11月3日,特朗普此前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米兰(Stephen...
2025-11-04 06:03:54
美国可能对华加征关税?外交...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
2025-11-03 22:34:17
黄金开始“收税”了?对个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实习生 黄春华)...
2025-11-03 22:04:26
原创 ...
华盛顿传来的最新消息再次引起全球关注。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7票的...
2025-11-03 21:59:44
原创 ...
美国又玩起了老把戏,就在中美高层会晤的余温尚未散尽时,华盛顿突然宣...
2025-11-03 21:33:56
原创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本周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周三,美国参议院以50票支...
2025-11-03 21:04:04

热门资讯

连破六个“千亿”!债券ETF规... 11月3日,债券ETF规模正式突破7000亿元,成为这类品种年内突破的第六个“千亿”关口。从券商中国...
比特币跌破106000美元,日... 每经AI快讯,11月3日,比特币跌破106000美元,日内跌4.26%。 每日经济新闻
加密市场一度闪崩,24小时内超... 根据Coinglass的数据,周一,加密市场的319433个头寸在24小时内平仓超过12亿美元,其中...
美联储理事米兰:货币政策过于紧... 美东时间11月3日,特朗普此前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米兰(Stephen Miran )发表讲话,再一次抨...
百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基金集群在广... 中新网广州11月3日电 (记者 王坚)广州·白云生物制造产业发布会3日在广州举行。发布会上宣布设立总...
万国黄金集团(03939.HK... 万国黄金集团(03939.HK)发布公告,董事会建议将每1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现有已发行及未发行股...
美国可能对华加征关税?外交部回...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财长贝森特昨日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
淡化业绩重风格?赛道基金最新变... 不仅是产品业绩高低,风格清晰、持仓可预测已是赛道基规模增长的关键。 在医药主题基金快速崛起的当下,产...
图解知名基金经理2025年三季...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知名基金经理持仓曝光。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偏股型...
三尺法科技发布《问题基金处置研... 11月3日,三尺法科技携手上海知信律师事务所共同发布《问题基金处置研究白皮书》。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