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商务部公布了刚结束不久的中美第五轮经贸会谈,也就是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会谈成果。
可以看出经过两国协商,中美各退一步,在不少方面达成了共识。具体涉及哪些内容呢?先来看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的详细内容。

全文较长,我归纳了核心内容,美国方面的让步包括:
1.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
2.延长10%的对等关税一年;
3.暂停科技领域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一年;
4.暂停收取与中国有关船舶挂靠美国的特殊挂港费一年。
我们给出了以下条件作为回应:
1.调整与芬太尼关税有关的反制措施;
2.暂停10月9日发布的一系列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3.暂停对美海事措施反制一年;
此外,两国还将加强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后者应该包括恢复购买美国大豆。

总的来说双方各不吃亏,属于“你退一步、我让一拳”的情形,相关措施和反制也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国庆节后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多则与稀土出口管制有关的公告,针对的是9月底、10月初美国BIS新搞出来的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即被原本已在实体清单内的企业持股50%以上的实体,便自动纳入实体清单、“享受”和母公司一样的制裁。顺便提一句,这条规则是安世半导体被荷兰“夺权”事件的重要导火索。
美国暂停穿透性规则一年,中国暂停10月9日发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属于“稀土换芯片”,谁都不吃亏。海事方面也是如此,中美均暂停对彼此船舶征收额外挂靠费。

下面来分析下中美经贸博弈里最核心的内容——关税税率。吉隆坡会谈涉及两块美对华关税政策的变化,未来中国进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需要缴纳多少关税呢?我的答案是:在接下去的一年里为40%左右。
大家先要说明白一点,关税这玩意并非统一税率,不同商品的税率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很高、有些可能很低,所以一般用平均税率判断关税水平,我给出的40%就是指平均税率。
我们可以把美对华征收的关税大致分成三类,一是2025年前加征部分,主要是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和拜登当总统时加的301关税,平均税率为20%左右;二是芬太尼关税,特朗普政府在今年2月初和3月初分别加了10%,共20%;三是4月落地的对等关税,起初时34%,后来加了又减,经过中美谈判现在暂时为10%。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述,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一年。
芬太尼关税部分很容易理解,就是从20%变成了10%;对等关税要按照起初的34%去理解,前几次中美会谈的成果是保留其中的10%、暂停24%部分三个月,吉隆坡谈判后将24%的部分直接暂停了一年,10%的部分依然保留。
总结一下新的美对华三类关税税率。2025年前的第一类关税没有变化,还是平均20%左右不变;第二类芬太尼关税降低为10%;第三类对等关税在未来一年里暂定为10%;所以加总在一起是40%左右。
再强调一下,40%说的是全部输美商品的平均关税,具体到每一类商品,有些低于这个数字,有些高于。

40%的平均税率高吗?比起之前剑拔弩张时的情况已经好太多了,靠着中国谈判代表的不懈努力,在吉隆坡取得了突破,让美国取消了一半的芬太尼关税,是前面四次中美经贸会谈都未实现的成果,之后有望把剩下的一半芬太尼关税谈掉。
最后,我想说贸易战没有赢家,只要美国认识到这点,我们是愿意谈、可以一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当然,若特朗普政府之后又反悔了,中国也不怕开打贸易战,反正暂停的反制措施随时能够恢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