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带的枪炮声,让整个国际社会都皱起了眉头。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心位置,一旦再度生乱,将会极大地冲击地区稳定性。
这场发生在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的激烈交火,不仅造成了双方大量人员伤亡,更导致两国间所有边境口岸关闭,地区局势骤然紧张。
不出意料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老远地嗅到了火药味,公开介入这场冲突。而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也迅速作出了表态。
据外交部网站报道,10月1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对冲突表示关注和担忧,强调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希望两国着眼大局,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表示,他愿意帮助结束这场冲突。
特朗普自信地宣称:“这将是他解决的第八场战争,他擅长结束战争、维护和平。”他还提及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声称自己“几乎在一天之内就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
人们看到,特朗普即便落选了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他依然想要争取明年的奖项。除了这些以外,特朗普没有明说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特朗普此前表示希望让美国重新控制喀布尔附近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作为美国在亚洲中心位置的一个战略支点。
然而,阿富汗政府发言人穆贾希德已于12日明确拒绝,强调“阿富汗不会将本国任何土地交给其他国家”。
至于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国第一时间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方面特别提到,阿富汗是应沙特和卡塔尔的请求,才停止了反击行动。也就是说,阿富汗根本不愿意卖特朗普一个人情,特朗普的介入行为完全是自作多情。
表面上看,这次冲突是巴方对“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的反击,以及阿方对巴方“侵犯领空”的报复。
但究其根源,那条由英国殖民者在19世纪划定的“杜兰线”,或许才是问题的核心。这条全长约2600公里的边界线,其合法性一直备受争议,成为两国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敏感点。
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庇护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坚称阿富汗境内藏匿着对巴发动袭击的武装分子;
阿富汗则予以否认,并指控巴方越界干涉内政。这种信任的严重缺失,使得边境地区就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即燃。
此次冲突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阿富汗外长穆塔基正在对印度进行访问。
这是自阿富汗塔利班2021年重新掌权以来其外长的首次正式访印,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特别强调尊重彼此主权与领土完整,甚至提到了查谟和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此举自然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应。
可以说,巴基斯坦此次的军事行动,既是对境内安全危机的强硬回应,也可能意在向阿富汗塔利班当局与印度日益走近的关系发出战略警告。
目前,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地区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阿富汗方面虽然表示“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一切问题”,但也严正警告任何侵犯阿富汗领土的行为都将遭到回应。
尽管局势紧张,但和平的希望并未泯灭。中国、沙特、卡塔尔等国的劝和努力,为双方留下了回旋空间。
坚持睦邻友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才真正符合双方的根本和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