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关系刚稍有缓和,印度就高调启用中印边境地区的新空军基地,其目的是什么?背后又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这又将给中印关系带来哪些影响呢?
中印边境局势生变?近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驾驶一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首次降落在“拉达克”地区的穆德-尼奥马空军基地,这意味着该空军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之所以这件事引发外界关注,主要是因为该基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不到30公里。换句话说,印军的这座新空军基地已经完全进入了解放军的打击范围之内。显然,印度方面也很清楚这一点。那为什么莫迪政府还是要将目光瞄向中印边境,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启用该空军基地?

在这里,简单说三点:首先,莫迪政府这是为了弥补边境基建短板并追赶与中国的对峙差距。自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以来,印度就不断加大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多条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和直升机停机坪,这么做目的就是增强部队机动性和后勤保障能力。印军选择启用这新的空军基地,就是想通过这类基建升级,缩小与中方在边境地区的基建和部署差距。
其次,莫迪政府此举也是想强化边境地区印度空军的应急反应能力。穆德-尼奥马空军基地是“拉达克”地区第三个关键军事基地,拥有长约2.7公里的跑道,可起降苏-30MKI、“阵风”等战斗机以及 C-130J等大型运输机。一旦边境出现突发情况,印军可借助该基地快速向前线空投兵力、武器装备与物资补给,大幅提升前线部队的应急处突效率。

最后,莫迪政府高调宣布启用该空军基地,除了说给外界听外,同时也是说给印度国民听的,以此来转移印度民众的注意力。这话怎么讲?当前莫迪政府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一边是美国政府强加的高关税,一边又是外资撤资跑路,双重打击下,让本就低迷的印度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印度民众对此也是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高调宣布边境军事基建动作,制造“保障国家安全” 的舆论氛围,可以暂时转移其国内民众对民生、经济等问题的聚焦,同时塑造政府强硬的国防姿态,以此争取民众支持。
至于莫迪政府此举背后释放出来的信号,其实也很明显,除了对中国保持战略警惕,延续强硬边境姿态外,同时也有推进地区军事威慑,试图掌握边境主动权的意思。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渴望在南亚及中印边境地区掌握更多主动权,莫迪本人更是时常将所谓“大国梦”挂在嘴边,并且将中国视作是阻碍其实现“大国梦”的“绊脚石”。虽然当下中印关系出现了解冻迹象,去年两国军队就实控线巡逻达成协议,今年莫迪还来华进行了访问,但中印边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此背景下,印度选择在边境启用新的空军基地,维持高强度军事部署,这明显就是在向我国释放一种信号,印度不会放松在边境地区的战略戒备。

可以想到的是,莫迪政府在中印边境的这一最新动作,肯定会给稍有缓和中印关系带来复杂影响。例如,莫迪政府在边境的军事加码行为,会让咱们这边对印度改善关系的诚意产生质疑,从而让原本逐步积累的边境互信被削弱,同时也让军长级会谈等沟通机制的推进面临更多阻力,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沟通成本进一步增加。另外,该空军基地的投入使用,让空中领域的对峙风险上升,两国在边境的军事对峙维度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