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以来,他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皱紧的眉头和愤怒的表情。特朗普一贯以易怒著称,无论是对莫迪在印巴停火问题上的态度,还是对中国始终“不听话”的行为,他都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然而,10月10日这一天,特朗普在短短24小时内遭遇了三次重大打击。
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名单公布时,特朗普本以为自己有机会获奖,但最终奖项却落入了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人手中——委内瑞拉反对党领袖马查多,这位由美国民主党支持的政治人物获得了奖项。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他一直在为自己争取诺贝尔奖,甚至早在2月份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为自己造势,并积极参与调解全球冲突,试图让这些举动成为他自己的“和平勋章”。但最终,奖项却颁给了他政党死敌的支持者,特朗普怎能不感到愤怒。

更糟糕的是,中国再次对特朗普施加压力。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凡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冶炼技术的磁体,外国企业在出口时都需要得到中国的批准。这意味着,尽管美国企业可能已经找到了替代中国稀土的原材料,但它们仍会受到中国在稀土冶炼技术方面的限制,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产业。

与此同时,中国交通运输部也宣布将加码反制美国对中国船舶的制裁。自10月14日起,任何美方建造、持有、运营,甚至有超过25%股份的船只,若悬挂美国国旗,将被收取港口特别服务费。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中国在加强其稀土和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对美国的精准打击。
在愤怒之下,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怒斥中国,称其变得更加敌对,甚至威胁将取消原定于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举行的会晤,认为此时没有必要再进行会谈。而这番言辞透露出特朗普的怒火,他表示,中国的行为可能导致全球市场混乱,并宣称美国将采取反制措施。
接着,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这一税率将于11月1日生效。原本美国对华的关税已经约为30%,部分商品甚至更高,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总额将达到130%,创下新的高峰。
从一系列事件来看,特朗普如今所面临的局面其实是他自己种下的“恶果”。事实上,自9月1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提到与北京的“卓有成效”的对话以来,他一直在积极寻求在APEC峰会上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由于国内农民对他的强烈反对以及美国在稀土等领域的困境,特朗普急需通过外交突破来重振民众对他的信心。但他显然担心贸然访问中国会被国内解读为向中方示弱,因此选择了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作为场合。
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他不断对中国发出威胁,甚至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对中国船舶的制裁,这种软硬兼施的做法让人无言以对。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迅速采取反制措施,结果特朗普也选择取消了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计划,并恢复对华加征关税。
但从美国股市的反应来看,这场“关税战”似乎注定以失败告终。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美股市场立刻出现剧烈波动,标普500指数在短短几分钟内暴跌,市值蒸发了近7000亿美元。这不仅显示了美国市场的恐慌,也反映出特朗普对中国威胁的言辞可能对美国自身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和能源方面已经基本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尽管美国的限制对中国依然会有一定影响,但远远不足以对中国造成致命打击。考虑到这些现实情况,特朗普很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强硬言辞更多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基于实际战略的考虑。因此,尽管他目前发誓要加征关税,但这一步是否真的会付诸实践,还需要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