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推出最新的稀土管制措施后,特朗普威胁的100%关税为什么没有落地?又为什么被说成是在“虚空造牌”?
中国最近公布了一系列稀土管控举措,涉及对稀土产品出口的严格规定,以及对稀土相关设施和技术分享的严密管控。由于全球超过90%的重稀土提炼环节集中在中国,这一次的措施实质上对美国摆脱中国稀土依赖的全球布局形成了直接压力,等于把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机会重新拉回到中国的掌控之下。
虽然特朗普在10月11日曾公开威胁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但伴随美股的大幅下跌,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很快调整措辞。所谓的100%关税,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落到具体行动上。
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制措施却相当坚决。商务部在回应中明确表示,美国破坏了中美在马德里经贸会谈中的共识,因此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新的限制措施。也就是说,中方的反制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的合理举措,而不是主动对美国发起新的攻击。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披露,事发前中方并未提前通知美国,事发后也不接美方电话,这让美方感到颇为意外。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两国之间的沟通已经完全断裂。事实上,就在10月13日,双方仍举行了工作层级的会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局势缓和保持乐观态度,他也承认,特朗普提出的100%关税“不一定会真的发生”。
贝森特还认为,美国在总体上仍占据一定优势。他表示,即使中方不愿意对话,美国也有足够多的手段,力度甚至可能超过中国对稀土采取的措施。他坚持认为,过去美国已经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措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贝森特的说法,美国之所以不会对华实施100%的关税,原因在于如果中方不主动取消对稀土的管控,美国还会亮出更多“王牌”来压制美方。这其实是特朗普政府一贯的“虚空造牌”风格,因为中方的稀土管制是对美国此前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回应与自我防卫,并非美国主动对华采取的主动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指出,美方不仅没有自省,反而以高关税相威胁,这并不是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英国《金融时报》也在报道中指出,这轮中美关系的紧张局面,完全是美方今年9月推出多项对华政策所引发的后果。这些对华打压举措升级了双方的紧张局势,也再次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在竞争中的信誉问题。
贝森特的说法其实是在颠倒因果,试图把美国塑造成“受害者”。真正的做法应是美国取消对华不合理的关税、把中国企业从实体清单中移除、恢复中美正常的贸易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中方才更有可能取消对稀土的相关管制。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商务部还是外交部,在回应相关话题时,均批评了美国的单边限制措施,但同时呼吁美国通过中美磋商机制来解决分歧,展现出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