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卓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美国总统特朗普努力推动制造业回流,但蓝领就业人数却大幅下降。”美国《财富》杂志25日报道称,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就业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了6000个。自特朗普4月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一共减少了5.9万个。
企业用工需求被抑制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连续第8个月减少。美国经济评论员波利塔诺表示,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快速减少的同时,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增长也停滞了。《财富》杂志称,当下美国白领就业市场已基本冻结,蓝领工作岗位本被视为安全岗位,可如今制造业岗位却持续缩减,这让本就低迷的就业市场变得更为黯淡。业内专家尤尔里奇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本想增加制造业工作岗位,但实际上却造成制造业疲软。她认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企业不愿增加员工数量。此外,关税增加了原材料和生产成本,这也导致企业不愿招聘新员工。
美国《供应链管理评论》杂志日前刊文称,关税并没有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纵使部分工厂已破土动工,但其建设周期漫长,且建成后配套的供应链网络能否及时跟进仍是未知数。整体而言,制造业回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成本,美国劳工工资平均每小时25-30美元,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二是本土劳工技能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三是缺乏供应链生态系统,重建生态需要漫长的时间。
彭博社称,特朗普政府一直声称要将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金融业和服务业转向制造业,但这种转型并未发生。从10年前特朗普首次竞选美国总统开始,就一直承诺要促进 “蓝领复兴”,但如今依然看不到 “蓝领复兴”的迹象。
供需不匹配
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美国制造业还面临“招不到人”的困境。美国国家科学院去年发布报告称,缺少高技能劳工是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最主要瓶颈”。美国经济学家豪斯曼表示,美国制造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危机就是工人招聘,“不是能否招到人,而是这些人是否具备必要的技能”。
《华盛顿邮报》也称,工厂很难招聘到高技能蓝领工人。该报日前实地探访了俄亥俄州一家暖通管道工厂,这家规模不小的工厂从去年开始就想尽各种方法招工,但连续好几个月都没有进展。另外,美国政府目前在劳工问题上的表态自相矛盾。特朗普及其助手多次表示,美国高技能劳工不足,可通过工厂自动化解决,此外也可吸收高技能移民。但特朗普又多次强调要创造海量蓝领工作岗位。
德勤与美国制造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美国制造业可能会有210万个工作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可能会造成高达1万亿美元的损失。这种人力资源短缺将制约制造业各细分领域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当前美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模式也存在问题,因为该体系是按照白领工作岗位需求设计的,并不适合遴选蓝领人才。一些自动化招聘系统往往被标准化的简历模板框住,导致许多潜在的蓝领人才在初筛阶段就被排斥在外了。
蓝领工资增幅最低
在美国通胀持续顽固的背景下,美国低薪蓝领工人的生活困境受到美媒关注。美国“The Street”网站称,美国职场的现状是,低薪蓝领员工越来越穷,他们的困境逐渐加深。如今,美国蓝领工人群体的工资增幅是所有人群中最低的。2023年1月,美国白领工资增幅接近2%,如今美国白领工资增幅约为3.7%;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23年1月,美国低收入者工资增幅在6%以上,但如今仅为1%左右。数据还显示,越来越多美国低收入家庭成为“月光族”。2023年,低收入家庭中“月光族”的比例为27.1%,今年上升至29%。以上数据说明,低薪蓝领劳工实际承受了美国持续通胀的主要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