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已经持续超过两年,期间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官方战损数据显示,阵亡人数为913人,负伤人数为6318人。然而,实际的伤亡情况远比公开数字要严重得多。事实上,以色列国防军的康复部门透露,收治的伤员已超过20000人,其中有45%是身体负伤,20%同时有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剩下的35%仅为精神创伤。仅身体负伤(包括那些同时有精神创伤的人)的数量,就比官方公布的负伤人数足足多出一倍多。
有些人可能认为,负伤人数可能会被重复统计,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色列国防军的日常战报在更新时,确实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的情况,但这些统计数字本身就已经是经过削减的版本。相比之下,康复部门提供的数字直接反映了具体的伤员,并没有重复统计的问题。实际上,20000人的负伤人数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未包括那些轻微伤员或能够自行恢复的士兵。
那么,如果伤员如此之多,为什么阵亡人数仍然不到1000人呢?有些人认为,阵亡者数据更加可靠,因为死人不会复生,且阵亡人数不会被重复统计。但这显然低估了问题的复杂性。事实上,以色列国防军公布的阵亡人数是“批准”后的数据——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批准”的阵亡者才会被公开。这意味着,即便士兵阵亡,也不一定能进入正式的阵亡名单,除非相关部门批准。
以色列国防军官方披露的阵亡人数为913人,但在加沙战争的两周年时,官方称战争爆发以来,阵亡的军人实际上是1035人,比原先公布的数据多出了122人,增加了大约八分之一。这些额外的死亡人数没有得到任何详细的信息,也没有在阵亡名单上出现。现代社会信息高度透明,但即使如此,以色列的阵亡人数并未得到公开和准确的反映。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部门。例如,以色列警察曾公布阵亡人数为70人,但在战争两周年时,数据显示警察的阵亡人数实际上是100人,增加了30%。这额外的30名警察阵亡者,至今没有任何详细的资料。
更为奇怪的是,关于以色列情报机构辛贝特的阵亡人员,情况也出现了矛盾。最初辛贝特公布阵亡10人,甚至公布了死者的名单,但到了两年后,他们又改口称阵亡人数是9人。虽然可以解释为统计时的误差,但从10名死者的名单到9人的改变,难免让人怀疑这些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这些矛盾和不一致的数据,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统计错误,毕竟涉及的人员数量庞大,难免会有疏漏。然而,所有这些数据都来源于以色列国防军及相关部门自己发布的信息,问题的严重性也因此不容忽视。这些内部数据的冲突本身就已经暴露了一个问题:即使是以色列军方自己,发布的伤亡数据也无法做到完全一致和准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数据的“修正”似乎成为了常态。如果两周年时以色列多报了八分之一的阵亡人数,那么三周年、四周年,又会增加多少?甚至会出现像辛贝特那样,阵亡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吗?显然,这场战争的伤亡统计已经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信息披露的公正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