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中,双方都曾出现“内鬼”,这些叛徒把关键情报出卖给敌人,往往会给自己部队带来惨重损失,甚至直接影响整个战役的进程。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俄军第36摩步旅第2营的中尉——列夫·斯图普尼科夫。
这人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后来随家人迁到俄罗斯鄂木斯克。据前妻说,他在参军前就对俄罗斯没什么好感,报考军校纯粹是跟风。但即便进入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学习,甚至分配到部队服役后,他的反俄立场依旧很明显。
2023年11月,他被派到弗勒达战区后不久,就与乌军的策反人员取得了联系。由于他是通信专业出身,被分配到营里负责相关岗位,很容易接触到大量军事情报,不仅包括第36旅内部的情况,还涉及其他友军部队。
大家知道,俄军在弗勒达作战长期陷入僵局,迟迟没有进展。而事实证明,这里面就有斯图普尼科夫泄密的因素。他最严重的一次出卖情报,是把俄军部队集结的时间和地点直接告诉了乌军。结果乌军用海马斯精准打击了3个连的集结地,当场炸死了第36摩步旅的旅长和第155摩步旅的副旅长,造成67人阵亡,约150人受伤。若不是第29集团军的军长没及时到场,恐怕连他也会丧命。
据俄军估算,因他泄密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人。干了这么多“脏活”,斯图普尼科夫自己也怕哪天被发现,于是半年后联系乌军把自己接走。起初俄方以为他失踪了,直到他出现在乌方媒体上公开亮相,才确认是叛逃。更离谱的是,他还高调接受采访,直接宣布投靠反俄武装,被俄方称为“大叛徒”。
有了这种内奸存在,第36摩步旅在战场上自然连连受挫。但当他跑掉后,情况立刻出现反转。乌军少了情报支持,第72摩步旅在2024年夏天又缺乏足够援军,仅仅过了3个月,弗勒达就被俄军攻下,而第36摩步旅正是参与进攻的主力之一。
不过,当时参战的俄军部队很多,所以第36摩步旅的战绩没有被特别突出。但它的重要性在于——第29集团军几乎就靠这一支作战部队撑场面。这个集团军虽然编制齐全,但真正能打的主力就这一个旅,因此第36旅的表现,几乎就是整个集团军的成绩。
在有内奸时,第36旅战斗力被削得七零八落,旅长都被炸死,部队根本打不出成绩;可一旦没有泄密干扰,他们的战斗力马上回归,甚至火力全开。
2024年10月初,第36摩步旅还在弗勒达城附近。一年过去,如今他们已推进到第聂伯罗州别列佐夫,直线距离约60公里,按照实际战斗推进算,至少有100公里。在这种乌军“村村设防”的格局下,第36旅几乎是硬生生沿交通线一路猛冲,把沿途的小村、大村逐一碾压,占领的据点超过两位数,歼敌数量甚至超过旅本身的编制。
从整个俄军同期的进攻成果来看,第36摩步旅都能排到数一数二的位置,就算放在集团军层面,也堪称拔尖。可以说,失去内奸之后,他们仿佛开了“外挂”,摇身一变成了“旋风部队”。
相比之下,叛徒斯图普尼科夫如今却在乌方高调露面,还宣称要加入所谓的“俄罗斯志愿军团”。这种挑衅姿态,让人好奇俄方会如何回应,毕竟叛徒能蹦跶多久,很可能就取决于情报和特工部门的手段。
讽刺的是,当他搞破坏时,第36旅和第29集团军打不出成绩;可他一走,这支部队反而成了俄军的王牌。这种鲜明的对比,正说明了“内奸”对战局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