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这一声明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进一步收紧。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将不收取任何费用。
据悉,特朗普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将在"下周左右"宣布对半导体和芯片征收关税。这一表态现已付诸实施。该政策旨在推动芯片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宣布了一系列其他关税措施。他表示将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初期为"小额关税",但税率将逐步提升。预计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内,药品关税将升至150%,最终达到250%。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美国已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和消费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进口石油来自俄罗斯。
欧盟方面,特朗普威胁如果欧盟不履行义务,将征收35%的关税。目前美欧已达成框架性贸易协议,对绝大多数欧盟出口商品统一征收15%的关税税率。
多国政府正积极应对美国关税威胁。瑞士总统和经济部长已飞往华盛顿寻求谈判,日本经济再生大臣也赶赴美国。这些国家试图在关税生效前达成协议。
美国医药企业已开始调整投资策略。强生将投入550亿美元加强本土生产和研发,礼来公司计划斥资270亿美元新建四家制药厂。阿斯利康也表示将投资500亿美元扩大药品生产。
关税政策对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影响。美国医药保健类股票在关税威胁下普遍下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金融股也出现波动。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覆盖69个贸易伙伴,税率从10%到41%不等。未在名单中的国家将被征收10%的进口税。如有国家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其商品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
这一系列关税措施反映了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塑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通过高关税手段,美国希望促使制造业回流,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