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泸州老窖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货币资金已经升至354.51亿元,现金流充沛,财务结构健康,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泸州老窖实现营收164.54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63亿元,渠道库存保持在良性状态中。
华创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展望下半年,泸州老窖有望继续主动调整,推进数字化体系建设,梳理渠道价值链,稳定核心单品价盘体系,在行业调整期夯实基础。
近年来,酒类产业进入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白酒企业需要以战略定力精准把握消费迭代与产业变革的时代脉搏,以主动转型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品类创新、渠道变革、价值重塑中开辟新赛道,实现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报告期内,泸州老窖上下紧紧围绕“蓄势攻坚,精耕细作稳增长;顺势而为,改革创新谋发展”的发展主题,推动营销重心向“精准触达”“用户运营”转变,力争赢得长周期产业价值回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受行业下行和相关政策影响,叠加二季度传统淡季下消费需求偏弱,白酒行业整体承压。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表示,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白酒行业整体承压态势明显,行业依然面临深度调整,其中包括量价齐跌,高端酒批价倒挂严重,库存周转天数持续高位,多数企业面临价格与渠道多重压力。
然而,作为泸州老窖最核心的中高档酒类并没有受到影响,2025年上半年产量和销量分别增长24.14%、13.33%,释放出了强劲经营韧性和增长后劲。
报告期内,中高档酒类总共实现营收150.48亿元,同比基本保持平稳,占营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91.45%。
据悉,泸州老窖始终坚持聚焦“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国窖1573牢牢站稳中国“三大高端白酒”阵营;泸州老窖品牌复兴计划成绩斐然,系列产品呈现稳健发展势头;养生酒、中式果酿酒等创新产品持续培育,成为推动公司迈向年轻化、时尚化、健康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
在蔡学飞看来,消费结构剧变,政务及商务宴请需求锐减,婚宴和家庭自饮成主力场景,消费价格带向100元-300元大众价格带下沉;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效应强化,中小酒企普遍业绩腰斩,分化持续加剧。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和健康饮酒理念的普及,低度白酒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低度白酒市场占比快速攀升,2020年后加速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低度白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200亿元增至2024年的约57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中国酒业协会数据也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轻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标志着低度白酒市场正从一个新兴品类逐步走向成熟与主流。
作为最先布局低度酒的白酒企业,泸州老窖在研发、营销、渠道等多个维度上拥有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38度国窖1573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百亿级就是最好的佐证。
蔡学飞表示,对于泸州老窖这样的头部酒企来说,低度酒与现有产品结构及渠道都有一定的互补性,满足了消费者自饮、朋聚等差异化饮酒需求,可以为企业开拓新的销售增量市场,同时低度酒饮酒门槛比较低,有利于年轻消费群体对于白酒的口感培育以及认知培养,因此成为许多酒企在目前存量挤压市场环境下寻找新增量的重要方向。
为何38度国窖1573可以在低度酒市场上“一骑绝尘”?在白酒行业研究员欧阳千里看来,泸州老窖首先针对吸附过滤等技术做了大量研究,时间跨度长达20余年;其次,原酒品质更好,凭借酿造至今450余年从未间断的“活文物”——1573国宝窖池群,做到“降度不降格”。
基于此,泸州老窖的38度国窖1573在2024年便突破100亿元销售额,与52度国窖1573平分秋色。
然而,成功者从不止步。报告期内,泸州老窖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尤其是面对当前低度化、健康化、利口化、多元化等产品需求,主动创新求变,加快全新品饮方式的开发与推广,研发28度国窖1573,适时投入市场。
蔡学飞认为,低度白酒对当代消费者适应性更强,具有利口性与健康性优势,消费场景也更加灵活多元。对酒企而言,低度白酒可与现有渠道形成互补,满足消费者自饮、朋友聚会等需求,开辟新的销售增长空间。
华鑫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泸州老窖坚持“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主动顺应消费需求迭代与渠道变革趋势,开拓低度酒品类,加速渠道下沉,未来业务有望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