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突然犯糊涂,准备推翻对华承诺,跟着特朗普一起对中国出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彭博社爆料,墨西哥政府原本要 9 月 8 日前对国会提交一份 2026 年预算提案,现在他们计划在这份提案中加入新的内容,即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关税,涉及汽车、纺织品这些常用品类。
毫无疑问,这跟墨西哥之前说的 “不跟风限制中国进口”,完全是背道而驰。
要知道,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之前美媒炒作 “建北美堡垒防中国” 时,墨西哥驻华公使还专门出来辟谣,说不会搞贸易限制。
这才过了多久,他们就要推翻承诺。仔细琢磨琢磨,原因无非两个:一是美国逼得太紧,二是墨西哥自己想岔了。
先说说美国的 “施压套路”,这两年真是一点没藏着。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拿水资源分配说事,威胁要对墨西哥加税;
随后又宣布 8 月 1 日起对墨西哥所有进口商品征 30% 关税,汽车、金属这些墨西哥的主力出口品类,还额外加了 25%、50% 的税。
特朗普政府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逼墨西哥 “跟紧步伐”,对中国商品加税,不然就只能自己遭罪。
墨西哥这边呢?87% 的出口都靠美国市场,等于把经济命脉捏在美国手里。
要是不配合,美国真把关税落实,墨西哥的汽车、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这么一看,墨西哥的妥协好像是 “没办法的办法”,可再细想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太糊涂了,他们压根没算清自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
就说墨西哥最看重的汽车产业吧,对美出口的整车里,35% 的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要是对中国零部件加关税,成本至少涨 12%。
这钱要么让美国消费者掏,可美国车企能乐意?要么自己扛,利润一减,反而得裁员。
墨西哥本来想靠加税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反倒把自己的产业链架在了火上,这不就是典型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更要命的是,从地缘政治上看,墨西哥这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
他们本来可以一边靠对美出口赚钱,一边靠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升级产业。
两边讨好的日子过得好好的,现在跟着美国对中国加税,等于主动放弃了 “平衡者” 的身份,成了美国 “建北美堡垒” 的棋子。
美国要的是什么?无非是把中国商品挡在北美门外,不让中国在拉美扩大影响力,同时把墨西哥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可墨西哥呢?这么一妥协,拉美其他国家会怎么看?
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面对美国的施压还在坚持跟中国合作,墨西哥倒好,直接倒戈,以后在拉美圈子里的公信力怕是要打折扣。
更别说美国也不会念墨西哥的好,说不定接下来还会提更多要求,把墨西哥的政策空间挤得越来越小。
而且墨西哥必须清楚,要是这个关税政策真的通过了,后果会更难扛。
到时候中国对墨出口的汽车、家电这些品类,2026 年出口额可能跌 15%-20%,企业之间的合作信心肯定受影响。
这么一来,墨西哥民众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今年通胀已经高达 5.8% 了,加税后进口商品价格还要涨 8%-10%,纺织品、塑料制品这些日常用品可能涨超 12%,手里的钱更不值钱了。
此外,墨西哥产业端的麻烦也不小。
除了汽车产业链要断,边境那些靠中国原材料加工后转口美国的小厂,怕是要一批批倒闭。有人估算过,到时候可能要丢 5 万到 8 万个工作岗位,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市场,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墨西哥真没必要这么 “钻牛角尖”。
看看巴西、阿根廷,之前美国也逼他们限制中国贸易,可人家没答应,反而扩大跟中国的合作,搞本币结算,保住了自己的利益。
墨西哥完全可以学这个思路,别跟着美国往 “关税战” 里跳,而是跟中国深化产业链合作。
中国有大市场,能帮墨西哥卖更多农产品、矿产;中国还有技术,能帮墨西哥修基建、升级产业,这才是长久之计。
现在离墨西哥国会审议提案没几天了,最后会不会通过还不好说。
但不管结果如何,墨西哥这次的决策已经给大家提了个醒,全球化时代,跟着大国搞 “贸易保护” 就是条死路,只有好好合作、守住产业链稳定,才能真正把经济做好。
当然了,咱们也得多跟墨西哥国内的理性声音沟通,同时继续跟其他拉美国家深化合作,尽量减少单一市场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毕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稳扎稳打才是最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