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成立的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在陈荣贤家族的带领下一路闯向资本市场,公司创业板IPO将于8月28日上会。而在此之前,纳百川IPO已排队近两年时间。从公司基本面来看,近年来,纳百川净利波动明显,2023年、2024年净利接连下滑后,预计2025年净利同比增长。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招股书上会稿中,纳百川对公司IPO的募投项目进行了缩减,募投金额也随之缩水1亿元,最新拟募资金额7.29亿元。
8月28日IPO上会
深交所官网显示,纳百川创业板IPO将于8月28日上会迎考,届时公司能否获得上市委“放行”,答案也将揭晓。
据了解,纳百川专注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公司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得受理,当年10月23日进入问询阶段,排队至今已近两年时间。
从业绩表现来看,本次冲击上市背后,纳百川近年来净利波动较为明显。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纳百川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31亿元、11.36亿元、14.3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13亿元、9825.49万元、9542.88万元,接连下降。不过,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表现有所回暖。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纳百川实现营业收入为7.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88%,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3128.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14%(未经审计,但已经申报会计师审阅,并出具《审阅报告》)。另外,公司预测202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37亿元,较上年增长20.86%;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1.05亿元,较上年增长9.72%;预测2025年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1亿元,较上年增长14.05%。
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纳百川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19.43%、17.54%、14.34%,接连走低。“主营业务毛利率接连走低会直接压缩利润空间,削弱盈利能力;同时还可能降低企业价格竞争力。”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募资下调至7.29亿元
IPO上会前,纳百川在今年8月21日最新披露的上会稿中,对公司本次冲A的募投项目进行了缩减。
据纳百川2025年8月13日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8.2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运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约为5.79亿元、1亿元、1.5亿元。
而在最新披露的上会稿中,纳百川取消了原定募投项目中的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公司募资金额也随之缩减1亿元至7.29亿元。
“取消募投项目可能是基于项目评估后的审慎判断,也可能是为了聚焦主营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策略调整。”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表示。
在上会稿中,纳百川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是对公司目前主营产品的产能提升和产品类型的进一步扩充。
募资扩产背后,纳百川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的产能利用率于2023年、2024年接连下滑。不过,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纳百川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约为102.11%、83.41%、82.86%、88.31%。
从收入占比来看,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纳百川电池液冷板销售金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约79.79%、85.34%、83.78%、92.27%。
纳百川表示,2023年度、2024年度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结合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产能增长较快,其中安徽滁州生产基地于2023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建成投产部分生产线,相关设备处于磨合期,产能利用处于爬坡阶段,2024年内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2025年1—3月,公司产能利用率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提升态势,回升至较高水平。
另外,报告期各期,纳百川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约为3.3%、3.87%、3.77%、3.01%;对应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约为4.84%、4.74%、4.3%、3.86%。
宁德时代稳居第一大客户
纳百川对宁德时代的销售依赖情况一直是深交所关注的重点。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宁德时代一直为纳百川第一大客户,除向宁德时代直接销售外,公司主要客户中宁德凯利、宁德聚能、浙江敏盛系电池箱体生产企业,其向公司采购电池液冷板后与电池箱体进行组装,最终销往宁德时代。报告期内,公司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向宁德时代供应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3.73%、48.94%、48.21%、44.39%。
对此,深交所在意见落实函中曾要求纳百川说明公司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是否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纳百川表示,公司与宁德时代之间已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公司对宁德时代的重大依赖不会对公司的未来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控制权方面,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陈荣贤为纳百川的控股股东,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陈荣贤和张丽琴系夫妻关系,陈超鹏余系陈荣贤与张丽琴之子,前述三人直接持有和间接控制公司合计55.58%股份。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纳百川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下一篇:中产最爱的酒店,要去香港IP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