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哥
来源:暴财经pro原创
中美关税博弈,来到最后阶段!
中美两个大国已经(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继续第三轮经贸会谈。
在这之前,中美两国的关税已经经历了两轮谈判,虽然分歧很大,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但态度都还不错,矛盾没有激发,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并且在第二轮中双方走在了同一个方向上。
因此,第三轮的谈判结果非常重要,可能从大方向上决定本轮贸易战的结果。
没想到,就在这轮谈判的即将开始,美国公布了两个大消息:
第一个大消息是,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
“不再延期,不再有宽限期。8月1日,关税就确定了,”卢特尼克表示。“它们(关税)将会生效,海关将开始收税,然后就这么开始实施了。”
不过,卢特尼克还表示,即使在关税生效后,特朗普总统仍然愿意继续谈判。
意思很明确,各国不要企图用拖延的方式来规避关税,在关税没有谈拢之前,美国将恢复4月份宣布的对等关税税率,也就是最高关税税率;什么时候谈妥了,什么时候执行新的税率。
这相当于是下了最后的通牒。
4月宣布设定“对等关税”谈判窗口期时,白宫宣称可以“在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然而,已被延长一次的谈判窗口期即将于8月1日结束,美方眼下宣称达成的贸易协议仅有5份(英国、越南、菲律宾、日本、印度尼西亚)。
特朗普的关税目标现在真的是,时间紧,任务急。
当然,这份威胁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在卢特尼克发出上述讲话后不久,特朗普宣布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这意味着,美国避免了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战。
第二个是,7月28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作为远低于30%的关税代价,欧盟需要比此前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并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在此前,特朗普声称,将自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30%的关税。尽管从关税税率上看,特朗普确实作出了更多的让步,但欧洲整体还是对此不满意,也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迫不及待的邀功:15%的关税水平是欧委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
事实上,美国搞定欧洲、日本后,关税的整体目标就只剩下两个,北美地区的墨西哥/加拿大,搞定这两个国家,北美关税结局就已经落地。第二个就是中国,这是最大、也是最难达成协议的,因为双方都有各自的筹码,也有各自的目标。
其他都是小卡拉米,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在这个中美谈判之前,宣布这两个消息,意图非常明显,就是给我们施压。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宣布第三轮协商之前,美国曾放风表示:8月12日是中美暂停加征关税的截止日,而这一轮谈判的目标就是推迟这一最后期限。
我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周日《人民日报》发文称,秉持最大诚意,坚守必要原则。
从欧美和日本看,关税都是15%,相较于欧盟和日本,中国拥有“卡脖子”的反制手段,因此暴哥谈判结果预计不会太差,中美之间的对等关税大概率会落在10%—15%区间。
但博弈从来就不会二三次谈判就会结束,谈也是博弈的手段之一,我们自然会在最高15%的基础上争取到更多的优惠,而美国自然也不会轻易退让。
所以次这的结果会不会又是:先公布一个阶段性的成功,然后有继续延长90天,继续谈?
你们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