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王兴兴直接持有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股权。
开启上市辅导的消息一出,宇树科技再次激起资本市场的涟漪。7月21日,相关概念股表现异常活跃,卧龙电驱、金发科技、雪龙集团、首开股份等上市公司迎来涨停潮。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之初至今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自2023年起,先后推出了H1、H1-2、G1人形机器人产品。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2023年,宇树科技占据全球四足机器狗69.75%的销量份额。今年2月,宇树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已位列全球第一。
此前,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赵楠对外表示,宇树科技自2020年以来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
作为中国最为炙手可热的机器人明星公司,宇树的资本运作早已开始悄然布局。
今年5月,其公司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后注册资本也从288.9万元暴增至3.64亿元。这一系列动作被业内视为上市前的标准操作,其中125倍的注册资本增幅更是预示了资本市场的跃迁。
就在上个月,宇树科技完成了C轮融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六大巨头共同领投。据晚点LatePost报道,此次融资金额接近7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超120亿元人民币。
一个更具分量的市场信号来自央企的采购订单。7月11日,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携手拿下中国移动一项价值1.24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这一金额刷新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单笔订单的最高纪录。
而政策层面的利好也适时出现,2025年6月,科创板实施“1+6”新政策,把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延伸到了人工智能领域。
辅导时间表显示中信证券将于10-12月对宇树进行上市条件评估,协助准备IPO申请文件。按证监会规定,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三个月,宇树最快有望10月完成上市辅导。
尽管宇树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但行业级落地仍待突破。中国移动1.24亿订单中,单台H1定价约200万元,是消费品的100倍,但交付后需验证“替代5个基站维护工人”的ROI模型。创始人王兴兴在内部信中透露:“2025年目标是让机器人真正创造可量化的经济价值。”
若成功登陆科创板,宇树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市值管理将面临双重考验:既要维持技术先锋形象(需保持15%以上的研发复合增长率),又要在工业、医疗等B端市场证明商业化能力。这场资本与技术交织的冒险,或将重新定义中国机器人的全球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