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储能更新IPO进度条,能否抢下“液流电池第一股”?
创始人
2025-07-22 14:04:12
0

融科储能启动IPO进程已近3年,近日终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公众号zbl3060)获悉,近日,国投证券对外披露了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上市辅导进展:本期辅导达到了预期的辅导效果,后期将进一步推进其上市事宜。

融科储能是液流电池龙头企业,产品已在国内以及欧美、澳洲等海外地区实现应用,并在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工商业微网等领域投运了诸多项目。

早在2022年11月,融科储能就发布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启动IPO进程,计划在科创板挂牌。彼时,公司上市辅导机构为安信证券,很多媒体惊呼“全钒液流电池第一股”要来了。

但是,3年过去,融科储能的上市进程仍步履维艰。如今储能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行业洗牌山雨欲来,而液流电池企业期待已久的产业大爆发总缺点火候,这些都为融科储能的上市增加了难度系数。

知名专家加盟,跑成“全球独角兽”

融科储能成立于2008年,曾用名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大连博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融科储能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共同组建了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技术”),融科技术下设大连融科储能装备公司(以下简称“融科装备”)。

三家公司分工明确。其中,融科储能主打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开发与生产,融科装备主打储能电池装备的生产,融科技术主打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服务,三者共同构建了融科系的液流电池产业群。

目前,融科储能的实控人为公司董事长刘延辉,其直接和间接共持有公司约50.56%的股份。

华夏能源网&零碳资本论注意到,著名的液流电池技术专家张华民也是融科储能的股东之一。爱企查显示,张华民持有融科储能约1.25%的股份。

液流电池技术专家张华民

公开信息显示,张华民出生于1956年,早年曾在日本九州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后又在日本工作多年。在其45岁时,毅然带全家回国,进入大连化物所,最初从事燃料电池科研项目,后来开始研究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08年,张华民技术入股融科技术,兼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和首席科学家。彼时,国内液流电池行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技术基本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张华民团队的推动下,融科系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加速了产业化进程。

除了来自张华民以及大连化物所的支持,大连市政府对融科系的发展也给予了特别关照。不久前,央视新闻报道称,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帮助推荐融科技术获批了中央补助资金高达3392万元。

一边是知名专家的技术支持,一边是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融科储能终于在液流电池领域跑到了排头位置。2012年12月,公司与国电龙源合作建成了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今年,公司独立承接的三峡200MW/1GWh的储能电站交付完成,推动钒液流电池行业进入GWh时代。

截止目前,融科储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的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融科储能在完成股改之前和启动IPO之后,先后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次年4月又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投机机构包括君联资本、大连金投、熔拓资本等。

2024年4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融科储能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资本市场估值92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位列第911位,这也是大连唯一的全球独角兽企业。

产业爆发欠东风,融科储能还需耐心

张华民回国进入大连化物所时,便对储能行业极为看好,认为行业必然朝着三个方向发展——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高环保系数。由此,他决定要做本征安全、大容量、大规模、长时间的储能技术。

现在回头看,张华民的预判极为准确。但是,这些想发又太过于超前,储能行业先是磷酸铁锂、三元锂电实现了爆发性增长,钒液流电池由于能量密度低、投资成本高而迟迟发展不起来,它的安全、长时优势被掩盖。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液流电池装机容量仅占电化学储能装机的1%左右,市场规模上液流电池无法与其他储能技术同日而语。从成本上来看,以融科技术2024年10月中标的国家电投集团攀枝花100MW/500MWh示范项目为例,中标价高达2.295元/Wh,同时期锂电储能的最低中标单价已经下探到0.473元/Wh。

正是由于技术难、成本高等问题的存在,虽然融科储能跑出来成为钒液流电池领域的龙头老大,但液流电池产业何时进入爆发期,成为了融科储能的久等不来的“东风”。

不过从大方向上来看,钒液流电池的前景空间是巨大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近些年来,液流电池在政策层面和行业层面都出现了积极变化,这些变化正为钒液流电池有朝一日的质变积蓄力量。

首先是自2020年以来,国内外储能电站事故频发,尤其是韩国,接连发生的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让韩国储能行业陷入停滞。在中国,2021年发生的4·16北京储能电站火灾事故,也为国内储能行业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2021年4·16北京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现场

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在此文件发布之后,液流电池因其超高的安全特性受到储能行业的重视。

其次,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装机量的暴增,储能电站市场需求开始从2小时向4小时、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发展。而在所有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中,液流电池以“容量大、储时长”而著称,长时储能正是能大展拳脚的最佳场景。

此外,国内液流电池企业多方发力来降本,除了在材料和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外,也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例如,在“机阳海螺水泥6MW/36MWh项目”中,融科储能与海螺融华采用了钒电池电解液租赁模式,这一模式可节省50%左右的初始投资,这为更多客户选用液流电池路线提供了可能。

整体来看,融科储能要想迎来行业的爆发期,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现在或许正是考验耐心的时候。好在是,液流电池最难拓荒的时期已经过去,资本市场敞开IPO大门只是时间问题。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

相关内容

双登股份港股IPO,预估一...
以前还暗戳戳的搞套路回拨,自从港股IPO股份分配新规生效后,等于直...
2025-08-19 00:44:59
BTCS宣布向股东派发0....
区块链周刊推荐 据区块链周刊报道,BTCS周一宣布,这家上市公司将...
2025-08-18 23:24:55
南华期货: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南华期货8月18日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1亿元...
2025-08-18 23:00:46
涨幅榜丨同类涨幅第一!10...
8月18日,1000ETF增强(560590)报收1.393元,收...
2025-08-18 22:29:24
原创 ...
俄乌冲突的终局谈判正暗流涌动。普京罕见松口愿谈乌克兰"安全保障",...
2025-08-18 22:28:54
科创人工智能ETF、人工智...
人工智能板块拉升,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人工智能ET...
2025-08-18 22:06:30

热门资讯

ETF资金榜 | 农业50ET... 2025年8月18日,农业50ETF(516810.SH)收涨0.39%,成交3520.31万元。净...
ETF资金榜 | 证券保险ET... 2025年8月18日,证券保险ETF(512070.SH)收涨0.66%,成交10.82亿元。净流入...
ETF资金榜 | 光伏龙头ET... 2025年8月18日,光伏龙头ETF(516290.SH)收涨1.45%,成交5263.92万元。净...
ETF资金榜 | 金融科技ET... 2025年8月18日,金融科技ETF(516860.SH)收涨4.36%,成交4.87亿元。净流入2...
ETF资金榜 | 智能驾驶ET... 2025年8月18日,智能驾驶ETF(516520.SH)收涨2.65%,成交4488.22万元。净...
8月18日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C(011036) 最新净值1.0972元...
双登股份港股IPO,预估一手中... 以前还暗戳戳的搞套路回拨,自从港股IPO股份分配新规生效后,等于直接开作弊器,只分给散户10%,散户...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 大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郭力恒教授致辞。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深圳8月18日电 (李语)8月16日,广...
上海一主理人新店开业当天即闭店...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8月16日,“TWOI Design Lab”在位于上海静安寺商圈的CP静安商场...
BTCS宣布向股东派发0.05... 区块链周刊推荐 据区块链周刊报道,BTCS周一宣布,这家上市公司将向股东派发每股 0.05 美元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