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普京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将停火协议与关税紧紧相连。该要求意谓着,若在50天之内未能达成共识,俄罗斯将面临严峻的后果。
在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双方就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及俄乌停火协议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特朗普在会谈中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的行为“非常非常不满”,暗示如果过了50天依然没有取得协议,美国将会对俄罗斯施加高达100%的关税。
他进一步解释,这种税率将会被归为“次级关税”,这意味着不仅俄罗斯需承受100%的关税,任何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也将面临相应的制裁。尽管没有直接提及,但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针对中国。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下降了20.8%,而中俄之间的贸易却在不断上升,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买家。因此,特朗普提出的“次级关税”显然是有明确针对性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所提出的这一要求在国际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从未有国家将冲突解决及停火协议与关税直接挂钩,并以征税来威胁对方,同时还连带其他国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及欧洲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措施就显得格外不同寻常,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并迫使其在俄乌战争中失败。
然而,意外的是,俄罗斯并未陷入美国设下的圈套,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特朗普在起初时并不打算延续拜登的政策,他尝试通过交流与理喻来改变普京的态度,但意识到俄乌谈判并非易事后,他不得不转变策略,利用制裁来迫使普京屈服。
可以看出,这也可能是他在尝试“内病外治”的策略,借此将俄乌冲突推至风口浪尖,以此转移公众对美国国内外关税政策的注意力。因此,除了施加高额关税,特朗普还启动了“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
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会谈中,特朗普郑重承诺,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最新型的武器,这些美国制造的“顶级武器”会优先交由北约,然后再送往“需要的地方”。吕特对此表示感谢,且表示欧洲将承担这些武器的费用。
这一策略不难看出,特朗普意图一举多得,既在催促俄乌停火,又在转移内部矛盾,同时借机“发战争财”,而欧洲似乎也毫无怨言地充当了这个“冤大头”。
按照特朗普的话,普京目前面临50天的选择窗口,如果他不愿意签署停火协议,就将迎来困难的局面。需要强调的是,特朗普所提及的停火协议,很可能是乌克兰所提出的条件。如果普京同意签署协议,则意味着他接受俄军的撤退,必须将当前控制的乌克兰领土悉数归还。
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三年多战争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可以想见,普京的立场并不可能轻易改变。而更为关键的是,现在拒绝谈判停火的并非俄罗斯,而是乌克兰。据俄方表达,他们一直积极准备,但乌克兰却迟迟没有明确谈判的时间。
上一篇:德媒:特朗普升级关税争端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