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欧洲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欧盟的中坚力量,马克龙近日作出一个意外的举动,主动拨通了北京的电话,似乎暗示着他希望引导欧洲朝向一个新的方向。这通电话究竟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呢?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公告,5月22日下午,中方在应邀的情况下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通话。选择在这个时机与北京沟通,马克龙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在中美贸易战暂时平息之后,欧盟内部对于对华政策的分歧日渐明显。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法国亟需在经济利益与对华政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确保国家利益不受影响。
其次,法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日益加大,民众对持续提供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反感情绪也在上升。当前,美国政府希望欧盟承担更多的援助责任,但以 EU 目前的军事能力和经济状况,无法完全应对这一任务,这促使法国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协调。在这通电话中,马克龙在对华态度上显著放低了语气,显示出一种对话的诚意。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对法国经济造成了直接冲击。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法国白兰地出口额同比下滑了10.6%,这一情况使得约有120家酿酒厂与数万名就业岗位面临生存危机。因此,马克龙不得不向中国“示好”,以寻求情况的改善,而这次通话中所传递出的三大信号也表明,法国正在重新审视和调整其战略方向。
在通话中,马克龙强调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既是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间接回应,又意在为争取中方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的让步铺平道路。他似乎暗示,希望通过推动欧盟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以换取白兰地关税问题的缓解。此外,他还重申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承诺,以回应近期有关“法国对台政策变化”的传言,显然是在为后续的经贸谈判消除中方的疑虑。
与此同时,法国在俄乌冲突和中东问题上积极与中国协调立场,提出共同筹备国际会议,并强调要“防止热点问题升级外溢”,显示出其通过多边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意图。例如,马克龙计划访问越南、印尼和新加坡的亚洲之行,旨在拓展印太地区的经贸利益,同时也是在战略上平衡中美之间的博弈。
尽管在此次通话中,白兰地关税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但中法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了重要共识,承诺将深化传统领域的合作,同时将合作内容扩展至新兴领域。特别的是,马克龙提到人工智能及银发经济合作,而中方也表示将扩大对法国优质产品的进口,努力为其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马克龙指出要推动欧盟坚守战略自主性。不过,挑战依然存在,白兰地关税争端仍是双方关系中的核心矛盾,双方虽然同意“保持对话的大门敞开”,但这反映出谈判进程将面临复杂的博弈,而法国能否在欧盟内部达成统一立场,将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