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索托,一个隐藏在非洲南部的微小国度,人口不过两百万,徘徊在生存与贫困的边缘。这里的许多人靠着制作简单的T恤衣物为生。那些辛勤工作的女性,通常都是在纺织厂中忙着为T恤缝制衣领,她们每个月的微薄工资,仅够购买一些玉米面和几根蜡烛用于照明。自2000年起,美国政府承诺对莱索托的出口服装免税,这一政策促使当地工厂的开设,能够养活约四万名工人。位于这个小镇上的恩塔比森,每天需步行半个小时,通过幽暗蜿蜒的小路才能到达工作岗位。在工厂里,她日复一日地缝制几百个衣领,以极其微薄的收入勉强支持三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费用。
然而,到了2023年6月,白宫却突然宣布将对这些产品征收新的税费。这一政策的改变让厂方心生惶恐,经过计算后发现,每制造一件T恤竟然要亏损,工厂的老板们纷纷逃离。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七千名工人收到了短信,内容直截了当:“明天不用来了。”当恩塔比森站在空荡荡的厂房前,手中闪烁着惨白光线的手机令她感到无比沉重,她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们解释,那她一度认为稳固的工作将因工厂关停而失去,连同他们的求学梦。
国家在7月10日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失业率猛增到35%。此后,医院的医疗设备因停电而无法正常运作,公共交通也因缺乏柴油而停摆。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无力再购买柴油供电,无数家庭被迫在黑暗中点燃蜡烛作为唯一的照明方式。曾经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的蜡烛,如今却成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连这份稀缺的资源也不得不精打细算。
与此同时,南非德班港的集装箱堆积如山,却空空如也,等待运输布料的船只再也无法抵达。莱索托的女性们只能依靠出售二手衣物来维持生计,而那些二手衣物曾经是她们在工厂里辛苦制作的新货。街道旁,邻居家的老人坐在门口无奈地叹息,表示连织毛衣所需的灯光也无法点亮,生活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同一天,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宣布零关税,然而此时的莱索托却无人问津,天还阴沉着下着雨,街头像往日一样忙碌。工地里,中国的工人仍然辛勤地建设学校与医院,没有因形势急剧变化而选择撤资。而美国曾经给予的免税待遇,如今随着政策的转变,变成了高达10%的关税,残酷地关闭了本就稀薄的商机之门。
失业后的恩塔比森,带着她的孩子们在街头寻找零工,偶尔能够替人洗盘子换来一顿简单的饭菜。曾经嘈杂的纺织厂已经人去楼空,缝纫机的零件也早已被搬离,留下铁架在微风中摇曳。她的大女儿在昨天的一次深夜对话中,表露出不愿再继续上学的心声,想去市场上摆摊卖发卡。夜深人静的时刻,她不禁盯着存钱罐,里面寥寥可数、皱巴巴的纸币让她无比心痛,未来的希望仿佛与她渐行渐远。
全球的产业链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而那些从中抽水的人却可能因此而面临生存危机。莱索托的命运并非因战争而改变,而是因为遥远大洋彼岸的钢笔在文件上划出了一个神秘的叉。那一刻,失去的订单如同疫情蔓延般迅速涌现,让人措手不及。如今,孩子们只能在昏暗的蜡烛光中数着那些微弱的光点生活,而在世界的另一边,超市货架上的T恤标签静静地躺在塑料袋中,似乎在述说着一个即将消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