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印巴空战,印度空军大败亏输,有人在讲输得最惨的其实并不是印度空军,而是法国的达索。也有人说“阵风”飞机实在是冤。还有人说这次空战将会给未来国际军贸市场带来一场疾风暴雨般的冲击,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对不对?
说说我的观点,首先讲“阵风”,其实平心而论,“阵风”真是一款不错的飞机,至少就飞机而言并不比歼-10C差到哪里去,甚至还有不少的优势。但是你要说“阵风”冤,其实还真不冤,“阵风”的冤不在于它自己,而在于法国,在于达索,也就是说法国和达索大败亏输,亏的一点都不冤。
我们看到法国达索现在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一款性能不错的战斗机,那么给这款战斗机配套的空战武器,它能提供到什么程度?“阵风”可以配欧洲的“流星”导弹。“流星”导弹是一款不错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但是什么时间能交货?那边印度已经和巴基斯坦打上了,可是“流星”还没有。
更要命的是,在未来的空战大系统当中,最关键的节点是空中预警指挥机,而无论是达索还是法国都无法提供这一平台,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所以法国亏,达索亏,亏的理所当然,“阵风”看上去冤,其实一点都不冤。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场空战将给未来的国际军贸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首先冲击是必然的,而且一定是疾风暴雨式的冲击。体现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让我来说是一种狂卷的模式,就像我们现在世界的光伏产品市场,风能产品市场,电动汽车市场上所看到的一模一样,想想看,如果你能够以别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钱提供一个可以碾压对方的空战系统,谁还会从你的对手那里去买武器,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商业逻辑。
一定有人会说,军火买卖不是普通的商业逻辑能够解释的,更多的时候买军火相当于交保护费,说的有道理,实际上正常的国际贸易也有许多商业规律之外的东西,要不大家怎么还说有非关税壁垒,但是这些东西发挥效果,发挥效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一旦商品的品质和价钱出现了颠覆性的或者是断崖式的差别,或早或晚市场总会被颠覆的。
过去我们在国际商贸市场上看到的是中国的光伏产品,中国的风能产品以狂卷的模式席卷全球,而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中国的汽车行业凭借着电动汽车这一技术进步,正在掀起又一场狂卷模式,接下来国际军贸市场可能也会掀起一阵中国式的狂卷。
可以肯定的是首先被卷死的就会包括法国,包括达索,因为现在的世界范围内能够完整提供空战系统的,从技术上来说,只有美国和中国,而这样的完整的空战系统,一旦成为市场的主流之后,任何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出口国和出口商很快就会被逐出市场,而接下来中美两国狂卷的模式就会产生效果,当然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一定会尽他们最大的可能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和场外动作,尽可能的推迟这场变革的到来,但是该来的早晚会来,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不信我们可以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