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范芊芊 每经编辑:董兴生
爱喝椰子水的中国人,把一家由泰国人创立的公司送到了港交所门口。
在中国市场,椰子水品牌if牢牢把持着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其主打纯正泰国鲜椰制作。随着其背后公司IFBH Pte.Ltd.(以下简称IFBH公司)招股书披露,这一品牌的更多细节被大众知晓。
据了解,IFBH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13年。当时,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推出if品牌,由其控制的泰国饮料制造商General Beverage经营该品牌。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业务重组和股权转让,目前,由IFBH公司在全球市场经营if和另一椰子水品牌Innococo,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生产、物流及销售均实行外包。
近年来,依托椰子水大单品及中国内地市场,IFBH公司的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为8744.2万美元、1.58亿美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675.4万美元、3331.6万美元。其中,椰子水饮料营收占比均超过95%,分地区看,中国内地市场营收占比也超过9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if在全球椰子水市场的市占率排在第二位。在中国市场,if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包括美国椰子水企业唯他可可(Vita Coco),后者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更早(2014年9月)。不过,相较于唯他可可,过于依赖椰子水单品类和中国市场,或是if未来面临的考验。
针对本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相关问题,记者向IFBH公司公开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2017年进中国内地市场
2017年,if椰子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彼时的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还较小,其竞争对手也多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品牌。
8年后,根据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公司马上赢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if椰子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36.42%,牢牢占据椰子水类目第一的位置,为第二名的超4倍。与此同时,if也有了更多竞争对手,包括众多国产品牌。
某种程度上,if椰子水在中国市场已成为椰子水这一品类的代名词,火到市场上开始出现仿版。包装、品牌名高度相似,但仔细看配料表,正版是100%椰子水,仿版例如“Tf”则添加了果葡萄浆、食用盐以及诸多食品添加剂,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直呼被骗了。
利用大单品打开中国市场后,2022年,IFBH公司又推出Innococo品牌,用于销售其他椰青类饮品。根据招股书,2024年,if及Innococo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零售额为3.45亿美元,市占率约34%,是市占率第二名公司的7倍以上。事实上,自2020年起,按零售额计算,IFBH公司已连续5年稳居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首位。
椰子水是IFBH公司目前的拳头产品,近两年销售占比均超过95%。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内地市场,2023年、2024年营收占比都超过90%。来自泰国的椰子水是怎么在短短几年间在中国市场卖爆的,中国人为何能喝出一个椰子水IPO?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成为近些年来增速最高的椰子水市场。根据招股书援引的灼识咨询数据,2019~2024年,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60.8%,远高于其他地区。2024年,按零售额计算的中国市场规模已突破1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超越北美洲成为最大市场。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椰子水市场近年的高速增长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椰子水生产技术成熟,成本逐渐下降,再叠加饮食健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喝得起椰子水了”;另一方面是椰子水是一种百搭的饮料,可以与咖啡、果汁搭配,也可以用来烹饪、煮汤等,需求端也较为多元。
曾经谋求在新加坡上市
当市场蛋糕越来越大,头部企业的经营状况自然也会越来越好。有长期观察快消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品牌越做越大并不完全靠自身的经营,还要靠二三线同品类品牌助推市场规模增长。“椰子水兴起的时候,很多人找它代工,一下子把它推高了。”
那么,为什么是if胜出呢?事实上,早在2014年,目前全球最大的美国椰子水公司唯他可可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且与拥有“红牛”品牌的华彬集团旗下公司签署了分销协议。2016年左右,唯他可可的国内市占率也曾一度攀升至首位,但如今在美国、英国卖爆的椰子水品牌在中国市场却出现了水土不服。
反观if,一方面是占据了原产地优势,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泰国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椰子产地,而IFBH公司采购的椰子水原料都来自泰国,代工厂也大都位于泰国;另一方面,if在本土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体现在简洁的瓶身设计、契合中国消费者健康化消费趋势的100%椰子水配方、签约流量明星肖战作为代言人、与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合作等。
此外,林岳强调,if椰子水在渠道的铺货率很高,无论是在线下的超市、便利店,还是在电商平台。根据招股书,if椰子水品牌有两个分销伙伴,一个主要负责线上渠道,包括天猫、京东及抖音等电商及社交电商平台;另一个专注线下渠道,如超市和便利店。
可以说,中国消费者将IFBH公司托举到了港交所门口。此前,IFBH公司也曾谋求在新加坡上市,但最终考虑到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内地,还是选择了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最终的上市主体IFBH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从General Beverage分拆而来的企业,经营if及Innococo两大品牌。有意思的是,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后,General Beverage目前既是IFBH公司控股股东,也是供应商,还是客户,身兼三职,双方捆绑较为紧密。
这背后,主要还是由于IFBH公司采用以商标为主导的业务重组,属于轻资产运营。在上游,由General Beverage负责采购产品所需的椰子水原料,由代工厂负责生产,再由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运输,最后由合作的分销商负责销售。
供应链地域集中迎考验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IFBH公司仅有46名全职员工,其中销售及营销人员20名。按照其在招股书中的说法,这一运作模式使公司具有高度生产弹性与拓展能力,同时能投入更多资源于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
相比之下,唯他可可同样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不同的是,唯他可可的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强,且市场拓展更广泛。根据唯他可可2023年年报,公司合作的14家椰子水工厂分布于6个国家,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和巴西等。市场分布方面,美洲区域(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营收占比约87%,在欧洲、中东、亚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当年在英国市占率超过89%。
反观IFBH公司,其椰子水原料都来自泰国,代工厂也大都位于泰国,中国市场2024年营收占比约为97%。IFBH公司在招股书中也提及代工厂地域集中的风险。
如果其将供应链延展至泰国以外的地区,那么宣传主打的泰国正宗风味将受到考验,很难保证口味的一致。由此,在招股书中,IFBH也未明确提及计划把供应链延展至泰国以外,仅表示会加强泰国椰子采购能力。
同时,为了解决过于依赖General Beverage采购椰子水的问题,其在招股书中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包括正在与一名独立第三方磋商合作由其担任采集商,争取在2025年将General Beverage供应的椰子水需求量降至70%以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供应链考验,摆在IFBH公司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产品多元化。目前来看,公司靠着椰子水大单品已经能够实现年营收规模超过1.5亿美元,但相较于其他饮品,椰子水的市场规模还是太小。2024年,全球椰子水市场规模约为50亿美元,而碳酸饮料的市场规模则超过2400亿美元。此外,即使中国市场在过去5年内椰子水品类零售额增速较高,但预计未来几年内增速也将放缓。
为此,IFBH公司也在努力跳出椰子水品类,拓展其他饮料品类以及零食品类,包括水果基饮料、泰式奶茶、植物基零食等,但2024年其他品类的营收占比还是不足5%。除了从内部推新品,公司也在计划通过收购的方式拓展品类,标的聚焦于健康饮料品牌、健康零食及功能性食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