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玛嘉烈医院出现3名医生疑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个案,引发关注。
据悉,个案涉及3名患者均为该医院肿瘤科医生,其中一名患者于2月7日离世,其余两人病征轻微。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指出, 该名医生出现症状到离世时间之短,非一般情况,极少成年患者因感染而死,案例“很特殊”。
初步调查显示,3名病人分别于4日、6日及10日出现症状,症状包括 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一名30余岁患者于4日发病,6日入院接受治疗,翌日离世。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透露,其中一名患者的粪便样本对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阳性反应,但死者与另外一名患者的相关样本则呈现阴性。综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中心现阶段初步认为此群组个案可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一般而言,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多与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品或水有关,例如生或未经充分煮熟的肉类、受污染的蔬果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同时,该细菌亦可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12日,香港卫生署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关于该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调查仍在进行中,会继续联同医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调查事件,追查潜在的感染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