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央行数字货币探索
创始人
2025-11-10 12:50:12
0

香港地区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长期以来都是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战略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金融业数字化程度加深,香港也将金融科技作为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措施,并提出了“金融科技2025”发展策略,包括推行银行数字化、加强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健全数据基建、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库、制定金融科技政策五个方面。其中,香港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中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经开展或参与了多项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01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加速,香港地区表现突出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近年来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热情高涨,94%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有部分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开展了具体的试验项目。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央行数字货币通常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其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rCBDC)主要面向公众发行,用于日常零售交易;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wCBDC)主要用于金融机构间交易。截至2024年,全球至少86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至少36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1,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生态日益丰富。

放眼全球,香港地区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试验中都居于前列。2017年起,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便开始了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并于2021年6月正式开启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之后,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BISIH)的支持下,香港地区积极与其他国家央行及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试验。

截至2025年6月,香港已至少开展或参与了8个央行数字货币相关项目,其中批发型项目5项,零售型项目3项(详见表1)。多元化项目试验使香港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计和产品生态,并在跨地区跨币种交易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表1 香港地区开展或参与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概况

02

服务机构支付需求,推进批发型项目试验与合作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跨境清结算、外汇交易、机构间金融业务等十分活跃。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实现各类业务降本增效,香港金管局较早就开始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研究和项目设计。2017年至今,香港陆续推出了LionRock、Genesis、mBridge、Dynamo、Ensemble等项目,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方面多点开花、成果丰硕。虽然各项目在模型设计、合作单位方面有差异,但不同项目并非彼此孤立、各自为战,而是前后相承、逐步深化,具体而言,可以将上述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归纳为两条主线,即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架构的探索和场景的建设。

首先是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架构的探索,这一主线包括从LionRock项目到Inthanon-LionRock联合项目,再到mBridge的过程,完成了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初步基础架构设计和跨境支付测试,最终实现多边平台共建,为建设可广泛应用的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平台奠定基础。

LionRock项目是香港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首次尝试,也标志着香港正式开始了央行数字货币的项目研究。LionRock是香港的地标“狮子山”,表达了香港金管局对这一项目的期待。2017年至2019年间,香港金管局联合香港银行同业结算公司、渣打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R3区块链联盟等,完成了对技术可行性的评估,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雏形,并测试了机构间大额支付和DvP结算。2019年5月,为进一步测试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清结算方面的潜力,香港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合作,实现了香港LionRock项目与泰国Inthanon项目的互联互通,将该项目拓展为Inthanon-LionRock联合项目,成为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央行数字货币区域合作项目,并吸引了十家银行参与。之后,双方共同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走廊网络,实现港元—泰铢的外汇交易同步交收(PvP)。在该走廊网络中,参与方可以从不同银行的汇率中选择最优的汇率进行交易,通过竞争机制实现降本增效,净额结算、交易排队等设计也提升了跨境结算的流动性。此外,双方基于Inthanon-LionRock项目进行了监管要求的协商,实现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对外汇交易的实时监管,在法律和技术层面均实现了深入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Inthanon-LionRock项目在吸纳两个项目优点、实现跨币种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保证了模型设计的可扩展性,为进一步拓展预留了操作空间。

202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阿联酋中央银行正式加入项目试验。在国际清算银行的主持下,该项目也更名为多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网络(multi-CBDC Bridge,简称mBridge,也称为货币桥项目)。mBridge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跨境试点的范围,并在设计上融合了数字人民币和Aber项目的经验,对原有架构进行了较大优化,采用“乐高模块”的设计方法,以实现不同跨境支付系统互操作,并协调不同区域监管要求。

2022年8月至9月,中国、中国香港、阿联酋和泰国的货币当局及20家商业银行在mBridge平台上完成了国际首例基于真实交易场景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试点测试,累计完成跨境支付和外汇同步交收160余笔,结算金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该成果获得了国际清算银行等众多国际组织的关注和肯定,也成为二十国集团“跨境支付路线图”的代表性案例,极大提升了香港地区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影响力。截至2024年11月,mBridge观察员扩展至31个,覆盖各大洲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

整体而言,mBridge项目在技术架构、监管机制、共识机制、隐私保护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进一步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监管效率,兼顾了便捷与安全,成为国际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的样板。

其次是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场景的建设,这一主线包括Genesis、Dynamo和Ensemble三个项目,分别研究了在绿色债券交易、中小企业融资、代币资产交易市场中应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Genesis项目开展较早,最初是为了设计基于区块链的绿色债券代币交易平台。在该项目发布的第二份报告中,香港金管局指出,为更好地发挥区块链在债券交易中的作用,可以与央行数字货币及稳定币网络进行连接以实现交易结算,从而更好地进行资金流追踪。随后,在2022年的Genesis 2.0项目中,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等加载智能合约的可行性。该项目虽然并未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进行具体探讨,但在场景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机构在绿色债券发行和交易中应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初步设想。

Dynamo项目聚焦于贷款融资场景,探究了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流程,并设计了系统原型,以实现利用数字身份对中小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和融资,该项目还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资金和治理条件触发支付的方案,使得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更加灵活智能。Ensemble项目意为“合奏”,旨在更进一步拓展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合作机构与合作场景。

该项目于2024年3月被提出,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计划,Ensemble项目将基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银行间资金结算,并通过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沙盒(wCBDC沙盒)对一系列代币资产交易产品进行测试。2024年8月以来,中国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机构已经在沙盒中完成了流动性管理、贸易和供应链金融等四个主题、共计六个场景的应用测试,证实了代币资产进行跨行、跨境、跨时区交易的高效性,为香港服务代币资产跨境交易提供有益参考。

整体来说,香港地区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双向发力,并积极进行了项目试验与跨境合作。在技术架构探索和法律协调方面,稳健推进、逐步扩面,实现了从单币种、双币种到多币种的跨越,并将继续扩容,向更广泛的贸易结算迈进。在应用场景探索方面,立足已有的机构间交易场景,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化作用和使用方案。在两条主线深入发展过程中,也有所融合、互相支撑。

例如,在完成技术模型搭建后,mBridge项目针对跨境交易需求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特点,设计了跨境电商、供应链融资等十余个用例,以拓展多样化交易场景;Ensemble项目也将在技术架构上参考mBridge项目,实现前期成果的复用。这一系列措施都为香港地区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03

便利日常数字交易,完善零售型项目设计和用例

在零售交易方面,香港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并非一帆风顺。香港无现金支付普及程度较高、零售支付生态百花齐放,“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八达通”电子收费系统在香港地区已经被广泛接受,此外,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分别推出了WeChat Pay HK和Alipay HK来支持香港地区的零售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是否有必要发行数字港元(也称为“数码港元”,e-HKD)一度存在争论。对此,2021年6月,香港金管局正式宣布开始研究数字港元可行性,并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4月发布了技术和政策咨询文件,广泛采纳市场上不同群体的建议。

2022年9月,香港金管局发布的数字港元政策立场文件表明,数字港元项目开展不代表立刻会发行数字港元,但有必要先开展技术架构研究、设计与现有系统的互联互通方案,以及探索可能的应用场景,以保持香港地区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竞争力,来应对可编程货币、稳定币等新兴产品给零售支付带来的变革与挑战。

在项目实施方面,香港金管局计划通过“三轨道方式”推进数字港元设计工作:

  • 第一轨道主要工作是研究数字港元所需的技术及法律基础,包括对双层架构的研究、对香港地区法律的讨论和修订等事项。

  • 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并行,旨在深入研究数字港元的用例,通过与金融机构、研究院合作,进行小范围场景设计和试验,香港金管局将其称为“先导计划”。

  • 第三轨道需要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前期对技术、法律、应用场景的研究结论,决定数字港元的发行选择,并最终制定数字港元发行计划和时间表。

目前,第一轨道的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第二轨道“先导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第二阶段(e-HKD+)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预计2025年底结束。在“先导计划”中,香港金管局坚持“用例为本”,联合恒生银行、汇丰银行、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16家机构评估了数字港元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的可行性,并测试了数字港元应用于数字资产交易等用例场景的效果。香港金管局通过测试认为,数字港元能够对香港现有零售支付系统提供补充,包括实现交易与资产转移的即时同步、减少中介依赖、服务特定群体(如无智能手机用户)及极端环境(如网络中断)等。同时,数字港元可以有效降低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促进Web3经济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但由于第二阶段仍未完成,香港金管局目前尚未对发行数字港元作出决定,需要通过后续测试开展进一步评估。

在数字港元项目之外,香港还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先后与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香港)、以色列银行联合开展并完成了Aurum项目、Sela项目,这些项目可以视为对数字港元项目的补充。Aurum项目与数字港元的政策咨询工作基本同时开展,旨在研究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双层结构的可行性及基本技术设计,该项目开发了银行间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交易系统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系统,并首次测试了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稳定币,以探索更加丰富的央行数字货币生态。Sela项目侧重于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安全、政策、法律和技术等领域分析,以构建安全可靠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及相适配的法律、政策体系。

不难看出,Aurum项目和Sela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数字港元第一轨道的工作需要十分契合,其成果也将为数字港元项目推进提供参考。

04

巩固金融中心地位,多方联合营造数字资产创新生态

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和试验是香港地区“金融科技2025”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凭借稳健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香港得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央行数字货币将帮助香港在数字化进程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目前,香港地区的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正稳步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长远来看,香港地区要创造完善的央行数字货币生态,打造数字资产的全球创新中心,还需做到“三个融合”。

一是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融合。目前,香港地区在国际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项目研发中均位居前列,但许多项目仍然处于试验阶段,批发型项目与零售型项目也相对独立,主要是基于批发场景和零售场景特点和需要进行针对性设计。但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其业务不仅涉及面向个人、企业的零售交易,也涉及面向金融机构的批发支付,如果批发型和零售型的系统不能充分打通,将导致不同类型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不统一,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服务。

未来,香港应统筹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系统设计和场景开发,探索有机联合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全链路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促使资金更便捷地在金融体系中流转,促进金融机构开展围绕央行数字货币的数据统计和产品创新。

二是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的融合。香港地区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基建和成熟的金融生态,既能作为金融创新的“试验场”,又能作为内地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当前,稳定币发展迅速,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新机遇、新挑战。香港地区在稳定币方面先行先试,为我国在稳定币发展与监管方面进 行了有益探索。2025年5月,香港地区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6月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为私人机构参与稳定币发行与交易提供合规指引和政策支持,在稳定币市场建设中争取主动。

未来,香港地区可以继续积极探索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措施和激励措施,并充分借鉴Aurum等项目的经验,引导稳定币成为央行数字货币的补充,以稳定币促进私人机构参与、激发创新活力,以央行数字货币发挥政策调节作用、夯实数字资产基础设施,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共同营造繁荣的数字资产生态。

三是香港地区与内地数字支付创新生态的融合。香港地区在跨境支付、国际金融方面有着突出优势,香港与内地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合作,不仅能够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更能够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带来倍增效应。202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与香港金管局开展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经过两轮技术测试和验证,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系统与“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港使用等。

在此基础上,香港用户可通过“转数快”和香港本地银行APP兑换数字人民币,并在内地多种场景消费,内地游客也可直接应用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进行支付交易。2023年1月,《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中指出,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联动香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携手打造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示范区。未来,要持续深化香港与内地在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研究、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成果共建共享、架构互联互通,依靠内地庞大市场与香港地区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优势互补,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贡献数字金融力量。

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数字化时代货币领域的重要创新,有望成为新的金融基础设施。把握央行数字货币的新机遇,是香港地区巩固提升自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举措,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支点。

未来,通过深入开展批发型和零售型项目试验、推进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生态融合、加强与内地数字支付创新生态联合,香港地区将营造便捷、创新、包容的数字货币生态,书写数字金融新篇章。

文章信息

作者:

宋科(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IMI副所长

孙翼(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

《科技与金融》2025年第9期,原题为“ 香港地区央行数字货币探索:成果与机遇”

版面编辑|于小淳

责任编辑|李锦璇、阎奕舟

主编|朱霜霜

相关内容

伊朗将启动货币改革 删除面...
新华社德黑兰11月9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
2025-11-10 14:45:30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
11月10日,A股市场热点分化,消费股回暖,AI科技股整体承压走低...
2025-11-10 14:17:28
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落...
中国网财经11月10日讯 日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做市交易业...
2025-11-10 13:21:04
我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
11月10日,COMEX黄金期货价格早盘异动走强,目前交投于406...
2025-11-10 12:53:18
黄金大消息!最新解读来了
【导读】公募解读黄金税收新政:重塑行业生态,推动黄金市场成熟与国际...
2025-11-10 12:52:53
港股异动丨多重利好叠加,黄...
港股黄金股普遍拉升上涨,其中,珠峰黄金涨5.5%,潼关黄金涨约5%...
2025-11-10 12:51:47

热门资讯

现货白银:11月10日涨幅扩至... 11月10日|现货白银日内涨幅扩大至2.00%,现报49.31美元/盎司。 本文由 AI算法生成,仅...
芝加哥谷物期货:因美政府停摆或... 【11月10日芝加哥谷物期货价格上涨,受美政府停摆或结束预期影响】11月10日,芝加哥谷物期货价格上...
黄金珠宝股集体回暖,截至发稿,... 黄金珠宝股集体回暖,截至发稿,老铺黄金(06181.HK)涨5.33%,报642.5港元;周大福(0...
伊朗将启动货币改革 删除面值末... 新华社德黑兰11月9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8日报道,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已批准...
突发!政府“停摆”40天,美参... 当地时间11月9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推进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 这一法案在程序性投票中获得了通过...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5G... 11月10日,A股市场热点分化,消费股回暖,AI科技股整体承压走低,截至13:24,新易盛、工业富联...
湖南黄金增资至15.63亿 增...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南黄金(002155)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2.02亿人民币增至约1...
现货白银涨幅扩大至2% 人民财讯11月10日电,现货白银涨幅扩大至2%,报49.3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突破4060美元/盎司 现货黄金突破4060美元/盎司,日内涨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