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中方的会晤结束之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返程的飞机,在返程之际,他兴高采烈地向记者宣布,如果满分是10分,那他会给这场会晤打12分,“这场会晤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能见中方也是他本人“莫大的荣幸”。
特朗普对此次中美对谈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这其实是很令人觉得有些意外的。要知道,特朗普这个人一向自视甚高,如今其却以这样一个相对较低的姿态,对中美会晤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那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随即,有外媒的一则报道,也很有可能已经揭开了事情的原委。
特朗普接受采访
根据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的消息称,在中美领导人峰会结束后,中美两国的这个“稀土战争”已经暂时宣告“休兵”,中方已经宣布暂缓实施稀土出口许可证措施一年,缓解各国对中国稀土管控冲击供应链的担忧。受访学者认为,这是中美元首峰会最重要的成果,因为这项进展的影响不仅限于中美两国。
看到这一消息,相信不少朋友都会觉得非常奇怪,要知道,中方的这张“稀土牌”,其实威力特别大,甚至因此被称作是“稀土核弹”。原因就在于,美国对中方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而且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也确实难以摆脱对中方的稀土依赖。
特朗普的专机空军一号
原因就在于,美国经历了多年的所谓“去工业化”之后,目前主要的产业呈现出了一个“两头重,中间轻”的格局,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其实指的就是,美国目前的制造业和工业已经落后于时代,目前起比较拿得出手的产业,就是农业和高端制造业以及军工产业。
无论是以所谓“星舰”、芯片和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还是以F-35战斗机、艾布拉姆斯坦克为代表的军工产业,其实都离不开稀土的供应。也正因为如此,中方限制稀土以及稀土相关技术的出口,才会对美国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也是所谓“稀土核弹”之名的由来。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中方又不打“稀土牌”了呢?
中美会谈现场
原因就在于,打“稀土牌”虽然威力不小,但是也存在两个弊端。首先来说,稀土出口限制有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溯源”很难,美国自身也有稀土产能,假如它在生产武器的时候使用了稀土,很难甄别这些稀土是它自己生产的,还是从第三国转口的。
如果想完全禁止美国使用中国稀土,只能大幅收紧稀土出口许可,但这样做打击面太广,会误伤欧洲和日韩,把它们推向对立面。换句话说,也就是中方如果对稀土的限制“太狠”,那么就有可能会使得欧盟日韩向美国持续靠拢,这无疑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稀土资源
其次,另一方面,近几年来西方一直在加快稀土供应链重构,开发新的提炼技术,美国不仅已经加大了对本国稀土产业的投资,而且还在积极与国际上的伙伴合作解决稀土供应问题,如蒙古国、刚果(金)、乌克兰等都是美国的合作对象。因此,“稀土牌”若是持续发力,反而会刺激美国 的稀土工业进步,所以这张牌越晚威慑力越弱,得挑选杀伤力最高的时间点变现,这样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稀土牌”虽然好用,但是也存在弊端,趁着其好用的时候尽快以此为筹码让美国出让利益,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中美会晤结束后,美国确实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让步,比如美国已经停止对华船舶征收港务费,下调了“芬太尼关税”,特朗普甚至表示芯片半导体也可以谈,因此,中方暂缓打出“稀土牌”也是情有可原的。
美国白宫
根据最新的消息,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同、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决议,终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此前,参议院已通过两项决议,旨在取消对加拿大和巴西征收的关税。可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特朗普掀起的这场贸易战确实有结束的迹象,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可能就是旦夕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