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一场刚刚结束的中美谈判。这场在吉隆坡的较量,结果可以说是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美国财长贝森特,最终亲自给中国递上了一封关税“降书”。整个过程的转折,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

就在谈判之前,美方的态度还非常强硬。但两天闭门磋商结束后,情况彻底改变。当美国财长贝森特亲口说出“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时,现场所有人都明白,美国挥舞了半个多月的关税大棒,这一次是彻底挥不动了。
我们中方的主谈判手,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在这次交锋中表现非常出色。他的表态始终坚定而清晰。相比之下,美方财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的表现就很有意思。他反复强调框架“具有建设性”,但对美国自己之前放出的狠话,却选择性地避而不谈。这一进一退之间,主动权在谁手里,已经一目了然。

那么,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美国为什么这次会“认输”?为什么百亿关税计划会彻底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有三个致命的“死穴”,被我们精准地击中了。
第一,是他们国内无法承受的通胀压力。美国之前对华加征的关税,已经反过来把他们自己的通胀推高到了5.2%。老百姓对物价飙升怨声载道,企业界也集体向白宫施压。这颗“通胀炸弹”在美国内部快要捂不住了,他们必须寻求缓和。
第二,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让他们感到了切肤之痛。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供应。当我们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链立刻感到压力。像波音、特斯拉这样的大企业都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政府解决问题。这一下,直接卡住了他们的要害。

第三,是他们的供应链根本扛不住。洛杉矶港公开承认,90天的关税暂停期根本不够用,无法恢复从中国的正常货运。圣诞销售季近在眼前,美国零售商面临大规模断货风险。这种现实的经济压力,逼得以财长贝森特为代表的务实派,必须尽快达成协议。
所以,那个曾经声势浩大、威胁要对华加征100%关税、价值百亿美元的计划,就这样彻底胎死腹中了。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的日内瓦会谈上,美方还坚持要保留 20%“芬太尼关税”,但这次在李成钢团队面前,他们连新的100%关税都不敢提了。

那么,我们中方是怎么赢下这一局的呢?李成钢代表的“坚定维护利益”,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由一系列扎实的反制措施支撑的。
首先,我们做到了精准打击。我们将莱多斯等多家关键美企列入管制清单,稀土管制直接打到了他们的产业命门上。
其次,我们善于多边破局。我们一边在WTO起诉美国,一边深化与巴西、东盟等的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让他们的制裁威力大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底线清晰,绝不动摇。从始至终,我们都坚持要求“取消全部加征关税”,绝不用核心利益做交易。
正是这套组合拳,让美方的讹诈策略彻底失效。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这场博弈还没有完全结束。目前的关税暂停期将在11月10日到期,有迹象显示,美方内部仍有鹰派试图用“延长暂停期”作为筹码,换取我们在稀土等问题上的让步。李成钢代表已经明确表示,“下一步需履行国内批准程序”,这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要继续保持警惕。
不过,无论11月的APEC峰会上还有什么波折,吉隆坡的这场胜利都已经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从日内瓦到吉隆坡,李成钢团队用一次又一次的磋商证明:美国的关税大棒,对中国无效。

当美财长放下身段,当百亿关税计划彻底破产,世界再次看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面对一个立场坚定、准备充分的中国,任何人想靠制裁和威胁来压垮我们,都是不可能的!这一次,他们又输给了李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