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地缘事件当中,最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世界征税,对盟友更是毫不留情,但唯独对一个国家,也就是阿根廷却“关照倍加”。最近,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多家大型银行,正努力筹备一笔高达200亿美元的贷款,来支撑阿根廷财政。而这笔贷款就是特朗普牵头的,是美政府向阿根廷米莱政府提供的400亿美元金融支持方案的一部分。此外,特朗普还放风称,将考虑进口阿根廷的牛肉。

这个操作非常奇怪了,因为中美贸易冲突,导致美国大豆、牛肉等产品出口骤降,而巴西、阿根廷等迅速占领了美国的在华市场份额。当特朗普忙着签订协议进口阿根廷牛肉的时候,美国牧场主却连自己的牛肉都卖不出去。所以,这件事遭到美国大量农民的强烈批评。这些农民可是共和党的基本盘,却在贸易战中损失惨重,大规模破产都没得到补贴,反倒先补贴给阿根廷,这能不生气吗?美国人自己都想不通,米莱到底什么身份,让特朗普这样拆家底保护他?

对于百亿补贴,特朗普的说法是,“阿根廷正为自己的生存而战,他们没钱,什么都没有,他们快死了”。难道是因为他善?对这种无利不起早的商人来说,那必不可能。虽然一些所谓经济专家吹捧阿根廷的“休克疗法”,但结果就是“快死了”,这可是特朗普亲口认证,那问题来了,美国为什么要输血救阿根廷?

分析有很多,比如地缘政治博弈,美国试图通过支持米莱政府,在左翼政府主导的拉美地区建立亲美桥头堡;其次锁定关键矿产的权益,协议条款中就包括,美国企业将获得阿根廷锂矿开发的优先权,控制阿根廷矿产和农产品,遏制中俄影响;此外,美国还提出条件要求阿根廷取消其与中国18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但这些其实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有个缺口在阿根廷。
表面是经济救助,实则是填补其全球金融布局中的关键缺口。援助采用"货币互换+债券购买"的复合模式,美国财政部动用罕见的"外汇稳定基金"直接干预阿根廷汇市,这种机制使阿根廷陷入更深的美元债务循环。还有件事就是,阿根廷获得援助后立即取消大豆出口税,导致中国转向采购阿根廷大豆,间接冲击美国农民利益。之前有美国农场主指出,大量农场主破产,而有些大公司正疯狂低价抄底,其中有一家幕后股东还是美国副总统万斯。这就是新版本的圈地运动,接着阿根廷大豆打死美国小农场主,美国农粮资本要兼并土地。

米莱一上台就把能卖的都卖给了美国资本家,实施的“休克疗法”被美国视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样板"。美国财长贝森特直言援助是对"自由市场政策的战略投资",试图通过阿根廷案例证明激进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可行性,这是把阿根廷当成了一个大型试验场。抵押贷款然后再抵押再贷款以此循环,阿根廷慢慢就没了。对中国来说,阿根廷的农产品和矿产有助于稳住市场价格,并摆脱对美国农产品依赖,货币互换则方便扩大人民币在拉美地区的流通范围。现在阿根廷就靠中国贸易和互换货币协议输血,不然早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