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四届重庆市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决赛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新E代数字智能技术产业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市21所高校的137支队伍、350余名师生齐聚城科,以技术为桥,以创新为媒,共谱数字经济时代下高校育人与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比赛现场。晏红霞摄
赛制创新 双轨并进考察综合素养
据悉,本届大赛在赛制设计上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与人才标准,分为本科组与职业教育组两个赛道,各赛道下设“区块链技术组”与“区块链应用组(金融科技)”两个赛项,实行成绩单独排名。
其中,技术组以区块链产业为背景,设置“区块链基础知识”“技术代码实现”“智能合约实战”三个竞赛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应用组则聚焦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设置“金融科技基础知识”“金融科技应用技能”“金融科技综合实战”三大模块,通过案例分析培养选手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为确保大赛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组委会特聘重庆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院长李发陵担任大赛裁判长,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强担任仲裁长,并由来自市内多所高校的9位专家共同组成裁判团队。比赛采用系统自动评分与专家复核相结合的评定机制,确保过程严谨、结果公正。
多方聚力 共建高水平竞赛交流平台
开幕式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余林介绍,今年正值学校建校二十周年,学校已构建起“以工科为主、数智赋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科研创新、课程建设与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学校将以本届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重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城科智慧”。

开幕式现场。晏红霞摄
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干部李世辉强调,区块链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市教委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持续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推动教育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需求紧密衔接。本届大赛是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产”理念的重要实践,旨在搭建高水平竞赛交流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科研热情。
巴南区经济信息委党委委员、区新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宏茂表示,巴南区正将数字经济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多个产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并充分肯定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在校地协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育见未来 大力培育复合型区块链人才
赛场内,选手们神情专注,或在代码间运指如飞,或在案例中凝神推演。来自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选手杨思童分享了他的参赛感受:“这次比赛就像一次全方位的‘压力测试’和‘能力体检’。我们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可运行、可测试的代码,还要综合考虑金融场景中的业务逻辑与安全规范,这对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极大的锻炼。”

比赛现场。晏红霞摄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该项赛事连续四届的承办方,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正积极探索区块链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余林介绍:“目前最直接对口的是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都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的重要支撑。”
该校联合奇安信、科大讯飞、知链等头部企业,围绕数字农业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成功获批重庆市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该产业学院聚焦“信息技术+农业”方向,重点布局区块链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打造一批基于真实产业的案例与实践项目。(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