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WDMMA发布的2025年全球空军排名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这份榜单,印度跃居第三,超越了排名第四的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令人意外的是,法国尽管拥有更强的战机技术,却排在印度之后。对此,印度媒体大肆庆祝,称这一排名意味着“亚洲战略平衡正在重塑”。然而,细心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份榜单存在明显的政治偏向性,许多评分标准显然是为某些政治目的量身定做的。

首先,榜单的最大争议在于评分标准的偏差。WDMMA宣称摒弃了单纯依赖飞机数量的排名方式,转而追求“综合平衡”。然而,在具体的评分过程中,直升机的比重被异常抬高。印度空军因直升机数量较多获得高分,而中国空军在这一项的分数则因为直升机数量较少而受到影响。实际上,全球多数国家的军用直升机归陆军航空兵编制,像美国空军仅有218架直升机,而陆军则拥有超过5000架。中国的直升机主要由陆军航空兵负责。因此,印度空军直升机数量的优势并不能真正反映其空军整体实力。

此外,WDMMA对战机核心战力的评估也令人质疑。在这份榜单中,第五代隐身战机仅获得1.3倍的性能加成,这意味着歼-20战机的战力仅被认为比苏-30强30%。但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已经服役超过300架歼-20,并且歼-20S还能够与隐身无人机协同作战,而印度空军仅交付了36架“阵风”战机,然而两者的得分差距却不到15%。这一评分标准显然低估了歼-20的综合作战能力。

榜单在评判“装备来源”方面也显得不够公正。印度空军的战机来自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甚至还包括国产的“光辉”战机。如此多元化的装备体系意味着后勤管理将极为复杂,装备不兼容、零件无法通用,维护成本极高。然而,WDMMA却将这一点作为印度空军的优势,反倒对中国空军以国产装备为主的体系化配置视而不见。

此外,印度列出的未来采购计划也存在问题。印度空军虽然列出了349架飞机的采购清单,但其中许多飞机尚未交付,尤其是由于发动机缺货,采购计划仍然滞后。而中国空军则被直接忽视,尽管中国在持续进行装备更新,如歼-35舰载机和第六代验证机的试飞等。

最后,榜单的实战表现与排名的脱节更是暴露了其虚伪性。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曾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空战中被中国制造的导弹击落,印方误判导弹的射程,显示出其体系的感知能力存在问题。相反,中国的歼-16曾在狗斗中成功锁定美国两架第五代战机,歼-20、空警-500、轰-6K等装备形成了成熟的三位一体作战体系,这些实战中的硬实力并未在榜单中得到合理体现。

综合来看,这份排名不仅没有真实反映空军的实力,反而更像是美国用来拉拢印度、营造舆论氛围的工具。印度媒体的庆祝显得尤为讽刺,因为印度空军的实际装备仍然远未达到完整编制,空军战斗力也存在明显短板。而中国则凭借强大的航空工业和完善的作战体系,已经在全球空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最终,空军的真正实力并非通过某份榜单来定义,而是在实战中不断锤炼出的硬实力。WDMMA的排名或许只能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印度若过度依赖这一虚名,只会模糊对自身短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