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美国又一次被特朗普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的“嘴快”,而是因为他的“手慢”,100%对华关税的计划还没落地,资本市场倒是先一步给了回应,直接用资金投票告诉特朗普:这事儿,真扛不住。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关税做文章,但这次的反应明显不同,过去他动辄挥舞关税大棒,市场可能还会观望一下,但这次他刚刚在电视上提到“这政策压力很大”,股市马上就掉头向下,投资者跑路的速度比特朗普改口还快。
政策还没出,市场先跑路
10月17日,特朗普罕见接受媒体采访,将他的关税手段系统性的坦白,特朗普原本是想用100%的关税吓一吓中国,顺便在国内制造点“强硬”的形象。
但华尔街不吃这套,他话音刚落,股市就开始往下掉,投资人不等细节、不问真假,直接撤资,资金是最现实的东西,政治口号再响,挡不住真金白银的流出。
市场这种反应,背后其实是对政策预期的彻底失望,不是不支持保护本国产业,而是已经看清楚了这类政策的“后遗症”——成本上升、供应链混乱、消费者买单,企业也看得明白,哪怕你现在只是说说,万一真推行,那就是一场硬仗。
别看关税还没实施,底层的供应链早就动了,从运输公司到零售商,都在悄悄调整策略,有的提前囤货,有的修改订单路线,还有的直接调价,这些不是因为他们多“敏感”,而是吃过亏了,知道不能等政策正式宣布再反应,那就晚了。
物流行业作为最早感受到“风向变了”的那一环,反应尤其快,一旦中美之间的运输安排被打乱,后面所有环节都会受影响,企业不是不想配合政府,但真要让他们为“政治表态”承担实际成本,大家心里都有数。
法律也不是摆设,动不动就全加税也不行
特朗普虽然一向强势,但美国的法律体系也不是吃素的,特别是这种带有强烈贸易倾向的政策,动不动就全额加税,很容易踩到“公共利益”的红线,美国企业并不是没脾气,他们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挑战总统的行政命令。
而且,美国的司法系统也早有类似的案例,总统不是不能加税,但必须拿证明这不会对国家整体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意味着,特朗普哪怕真想推,也得先过得了法院这一关,而这一次,他明显知道自己拉不住场子,于是提前“打预防针”。
特朗普的政策一向强调“保护本土”,可最受伤的就是他最想保护的农业,这几年已经被国际市场折腾得够呛,中国从美国买农产品的订单减少,他们的收入直接缩水,现在又来一波更猛的关税威胁,大家心里都凉了。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当初许下的“农业补贴”承诺,至今还没落实,农民不是没耐心,而是被现实逼得要算账,补贴没到位,市场丢了,再加上仓储、运输、人工这些成本都在涨,日子真的不好过,很多农场已经开始考虑减产,甚至卖地还债。
这不是夸张,而是实情,农业不像科技行业可以靠资本周转,它靠天吃饭,更靠市场买单,一旦市场没了,农民只能认栽,而特朗普的这套政策,就是直接把他们推到了墙角。
产业链“独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特朗普还强调要“美国制造业复兴”,特别是在关键原材料领域,比如稀土,但真做起来,成本高得惊人,美国确实有稀土资源,但开采、加工、环境审批这些环节,哪一个都不简单。
更别说技术问题,中国在稀土提纯这块的技术壁垒不是一朝一夕能突破的,你想自己干,就得投入巨资,还得等上好几年,期间还不一定能成功,而且美国国内对此也不是没有反弹,谁愿意自己家门口建个污染重的矿场?
说到底,这种“战略自主”听上去很美,但现实里就是一笔高成本、长周期、风险大的投资,企业不会轻易跟,政府也拿不出足够的激励,最后变成一个大家都想做、但没人敢动的计划。
特朗普这次“认软”,其实也不奇怪,他清楚现在的美国经济根本扛不起这种强硬政策,过去几年,供应链已经够吃力了,通胀也没完全压下去,再来这么一刀,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端,这跟他的选票基础是冲突的。
更何况,现在的国际环境也不是美国一个人说了算,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有粘性,产业链也不是说走就走,特朗普想用关税“逼回”制造业,但企业早就用行动回答了:我们不是不爱国,而是没法亏钱。
企业、市场、投资人,最怕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政策反复,今明后始终意见不同,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因为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做长远计划,全都变成了“短线操作”。
对美国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才是最致命的,它打击了市场信心,也让外资望而却步,特朗普一开始可能只是想试探一下风向,结果发现风太大,自己也站不稳。
中美关系里,市场比政治更现实
从这次事件也能看出,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局限在某个领域,不管是农产品、物流、产业链,还是股市、投资、消费,所有环节都已经紧密绑定,动一个大家都得跟着反应。
中国这边其实很清楚,美国的政策多变,不能全靠承诺说话,所以这几年不断加快内循环建设,同时拓展外部市场,这种“双保险”策略,恰好在这种风向不定的局面下起到了作用。
而美国这边如果一直用“政治优先”的思路去压经济,最后吃苦的不会是政客,而是普通人,从这点来看,市场反应其实就是一个早期预警,提醒所有人:别再幻想“靠施压解决问题”这套老路能继续走下去。
特朗普这次的“认错”,不是他变了,而是现实逼的,市场用脚投票,企业用行动回应,农民用沉默表态,稀土用成本说话,谁都明白一个道理:政策可以有立场,但也得算账,不然,就只能靠资本撤退来“纠错”。
未来会不会再提关税?谁也说不准,但很明显,美国的这套老路,已经越来越难走通了。
信息来源:凤凰网——特朗普:对华征收100%关税对美国经济“不能持久”——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