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让特朗普骑虎难下,白宫的口风又变了,万斯代表特朗普喊话中国,承诺美国愿意理性对话。
特朗普对中国的新一轮关税讹诈,反而让美国自己骑虎难下,短短几天时间内,白宫的口吻一变再变,又开始说什么,愿意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
话虽如此,白宫依然把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定性为所谓的“谈判主要障碍”,似乎中国不回调政策,中美就绝无可能达成协议。只是不管美国人承不承认,这件事其实并不由他们说了算。
【发出了关税威胁之后,特朗普反而骑虎难下】
『万斯承诺美国愿意“理性对话”』
后来美国副总统万斯干脆在采访中喊话中国,声称希望中方选择“理性道路”,美国依然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
他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是争端持续,美国手里有“更大的筹码、更多的牌”。
这些话术我们很熟悉,无非就是要告诉选民,“优势在美国这边”。而半年前,美国单方面发动关税战之前,白宫内部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证明,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误判。
可现在他们也只能将错就错了,总不能公开承认,美国对中国的“卡脖子”一点办法没有。
【万斯暗示中美依然可以接着谈,“理性对话”】
就我们近期的观察来看,万斯口中的筹码和牌,无非是更高、更夸张的关税政策,可之前的关税战足以说明,这种数字游戏,只有特朗普自己乐此不疲,对中国效果十分有限。
再说了,过去几年,美国几乎所有能用的手段,基本对中国招呼过了,如果说还有什么压箱底的手段,与其说是留到关键时刻的王牌,倒不如说是美国人自己都没把握使用的双刃剑。
就算美国真的还藏了些筹码没摆上来,难道中国就没留后手?也难怪现在西方媒体,乃至于不少美国前政府官员,压根不看好特朗普政府的胜算。美国面临的选择不多,最优解当然是在11月之前,争取缓和态势,但要说迫使中国回调政策,就很不切实际了。
『特朗普如今左右为难』
万斯喊话中国“保持理性”的同一天,特朗普自己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反复强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无意伤害中国”。
【万斯称美国手里筹码更多,这就见仁见智了】
这番话当然不是出于什么真心实意,但却能短暂地抬一下美国的股指期货,免得金融界在中美可能爆发新一轮关税战的担忧中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美国的心态很纠结,既不想在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前露怯,摆出一副针锋相对的态势,又生怕会再次引起美国经济的震荡,于是就显得左右为难。
特朗普现在又要对中国施压,靠关税政策制造筹码,又要安抚国内金融市场,免得关税战还没开打,美国经济又是一番动荡。
至于万斯向中国保证,美国愿意“理性沟通”,这连场面话都不是,因为“理性”这两个字,与现在的美国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本来中美磋商的氛围还算积极,美国非要折腾】
纵观关税战后,中美在半年内举行的几轮磋商,从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再到伦敦、斯德哥尔摩,马德里,整个过程下来,中方一直在强调,中美要相互尊重,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已经尽到了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
反观美国这边,姿态是象征性的,言行是高度割裂的,又想与中国达成协议,又要保持围堵与封锁的高压态势,中美9月在马德里会谈之后,美国后面又针对中企推出“穿透性制裁”,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建设性可言。
『美国必须要为盘外招付出代价』
本来中美磋商的氛围一开始确实算是很不错的,关税休战期继续延长,元首会谈、特朗普访华都提上了日程,结果美国还是要搞一些盘外招,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还有就是,特朗普已经对情绪输出形成了观点依赖,从他第一任期至今,其言行作风,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性可言,其在政坛的最大倚仗,恰恰是通过MAGA议题煽动选民的本事。
【理性从来不是特朗普的强项】
而且美国对中国的舆论氛围,早就严重偏离了理性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指望,美国会有安分守己的自觉?
如果美国人开始跟中国讲理性,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中美又不是没打过关税战,结果如何,国际社会也是看在眼底。白宫当时是如何进退失措,如何寻求与中国对话,很多人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对关税战,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跟半年前如出一辙,核心还是“奉陪到底”四个字。
理性不是特朗普的强项,耐性和定力同样如此。美国在重新发起关税战之前,必须掂量一下后果,要是他连三思而后行都做不到,那也别谈什么和中国“理性对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