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工业门类的补齐,中国国防建设的速度,持续震撼全球。各式装备不断是刷新外界认知。而在最近,有美国防务媒体从中国科学界向国际知名期刊的论文投稿中,发现了不对劲。运-20才服役没几年,中国空军就又有新东西了,疑似超重型运输机。
综合美媒“防务博客”网站的说法,中国航空领域近期设计出了一款可能登上“世界运输机之王宝座”的超重型运输机,预估最大起飞重量很可能在近500吨的范围。整个运输机的机身长度在84米左右,翼展将近90米。最大载荷将近200吨,航程6000-7000公里。如果载荷减少,航程甚至有机会摸到7500公里的边,足够辐射夏威夷。美媒还注意到,公开的论文中透露了这款超重型运输机的多处细节,比如飞机的气动设计,外形结构,相应性能等等。和之前的运-20设计不同,这次中国设计的运输机非常独特。采用了混合机翼结构,机身和机翼是一个整体的升力面,机翼最外侧上斜式,飞机尾部采用V形尾翼。结合此前三款六代机的大胆设计,这次超重型运输机的设计无不透露出,中国在气动研究、设计思路,乃至航空发动机上,似乎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称,这款超重型运输机,采用四台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达35吨级,整体性能超越俄罗斯的D-18T发动机。而动力系统方面,燃油经济性和维护性方面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持续作战环境下仍能保持高出勤率。与此同时,先进的复合材料应用和结构优化设计,使该机能够在包括高原机场在内的多种复杂环境下起降,这为实战部署提供了极大灵活性。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款超重型运输机设计思路的出现,清晰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积累路径。从运-20的研制中获得的大型飞机设计经验、新材料应用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为超重型运输机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在气动设计、航电系统和发动机等关键领域的连续突破,使得这一超级项目得以从蓝图走向现实。
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超重型运输机的意义远不止于军事领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该机能够为沿线国家提供重型设备运输、灾难救援等公共服务,成为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大型基建项目推进过程中,该机能够快速运输大型机械和关键设备,极大提升项目效率。而在太空探索领域,该机也为未来空射运载火箭等新型发射方式提供了可能。
当美国仍在为老旧运输机队的更新换代争论不休时,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在这个本应属于传统强国的领域打开了新的突破口。一旦项目成功,西太平洋上的力量天平必定发生彻底逆转变化。届时,美国人的岛链计划也将彻底被送进历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