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ETH-X 以太超节点系统运维规范
报告共计:56页
ODCC发布2025年ETH-X以太超节点运维规范,破解AI算力集群管理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AI训练与推理对算力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已难以满足高效算力调度与稳定运行的需求。近日,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正式发布《2025年ETH-X以太超节点系统运维规范》(编号ODCC-2025-03001),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该规范聚焦ETH-X以太超节点这一提升算力密度与互联效率的关键技术,构建覆盖硬件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运维框架,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可落地的运维指引。
ETH-X以太超节点系统并非传统单一服务器,而是由GPU、交换机、电源、液冷单元等大规模异构硬件构成的复杂集群,其配置复杂度与组件依赖关系远超传统服务器。规范明确,运维工作将围绕超节点内部展开,不涉及计算集群整体运维,核心目标是保障超节点集群稳定运行,充分释放高效算力。
在资产管理方面,规范提出以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由于超节点包含大量硬件设备,CMDB需统一纳管服务器、交换机、虚拟机等各类配置项,清晰记录计算节点、GPU、交换节点、机柜控制单元的关键信息。以计算节点为例,从CPU型号、序列号、频率,到内存厂商、硬盘协议、网卡带宽,再到RAID卡固件版本,均需详细录入;GPU的硬件版本、显存容量、最大功耗、温度上限等核心参数也需精准记录。在实际运维中,硬件部署前需完成信息录入,部署后需对比检测结果与录入信息排查错误,硬件更换时则需同步更新CMDB数据,这一流程能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关联组件,提升资源规划与变更管理效率。
监控系统是超节点运维的“眼睛”,规范针对不同节点设计了分层实时监控方案,兼顾带外与带内两种采集方式。交换节点优先采用Telemetry实时流式传输技术采集精细化指标,同时兼容SNMP协议与SSH登录方式;计算节点通过IPMI、Redfish等带外方式实现服务器宕机状态下的管理,再结合Agent、X-SMI等带内工具收集系统运行数据;机柜控制单元的电源管理依赖IPMI与Redfish协议,若配备液冷单元(CDU),则通过MODBUS协议监控其运行状态。
监控指标设计极为细致,涵盖节点运行状态与异常状态两大维度。以计算节点为例,CPU利用率、内存带宽、网卡实时带宽等性能指标需达到秒级采集精度,数据保存时间最长达一年;GPU的利用率、显存使用率、PCIe收发带宽等关键指标同样需秒级监控,确保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值得关注的是,规范对超节点内网络质量提出明确健康阈值,网络RTT(往返时间)需≤20微秒,端侧处理时延≤60微秒,丢包率≤10的负6次方,端到端时延抖动≤5微秒,交换机处理时延≤800纳秒,这些严苛标准为高吞吐、低延迟的AI任务提供了网络保障。
日志与告警系统则构成超节点运维的“预警中枢”。规范明确,日志需覆盖计算节点、交换节点、机柜控制单元三大核心组件,不仅要记录系统运行状态,还要为故障诊断、安全审计、性能监控提供依据。计算节点的系统日志需包含内核事件、守护进程状态、安全登录记录等,GPU日志则通过专用脚本定期采集驱动状态与错误信息;交换节点日志需关注设备启动、接口状态、协议运行、配置变更等内容,以便管理员及时掌握设备动态。
告警系统根据故障影响范围与严重程度,将告警划分为紧急、重要、次要、提示四个级别,并制定差异化处理策略。紧急告警如业务核心功能中断,需15分钟内介入处理;重要告警如业务性能显著下降,30分钟内需响应定位;次要告警与提示告警则分别给予2小时与24小时的处理窗口,既避免故障扩大,又减少无效运维干扰。同时,规范还设计了告警屏蔽、级别重定义、相关性分析等规则,例如通过关联规则聚焦根源告警,丢弃衍生告警,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核心。
故障处理环节,规范强调“确认-迁移-修复”的闭环流程。故障确认阶段,需通过专用检测脚本验证计算节点故障,交换节点与机柜控制单元则需依据供应商提供的故障处理指南,完成故障上报、隔离与信息收集;业务迁移分为热迁移与冷迁移,热迁移可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将任务转移至其他节点,冷迁移则需先保障数据完整性再停止业务,最大程度降低用户影响;硬件修复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从系统上下电到部件更换,再到固件升级,均有明确指引,软件运维则涵盖系统升级与重置,升级前需评估影响、备份数据,重置时也需优先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为提升运维可视化程度,规范提出网页展示与超节点液晶屏双重呈现方式。网页端整合监控、日志、告警数据,以直观形式展示超节点运行状态;超节点外部的液晶屏则聚焦关键信息,既包含GPU数量、CPU数量、系统内存总容量等基础信息,也实时更新GPU故障、存储故障、漏液状态等故障类指标,让运维人员快速掌握超节点核心情况。
巡检系统作为运维的“定期体检”机制,分为人工巡检与自动巡检。人工巡检每日覆盖计算节点、交换节点、机柜控制单元,自动巡检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健康、GPU健康度检查,两类巡检均需形成标准化报告。报告管理采用日报、周报、月报分级机制,日报当天自动推送至相关人员,周月报则对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常见指标,为运维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ODCC发布的ETH-X以太超节点运维规范,由京东科技、腾讯科技、燧原科技、华勤技术、锐捷网络、快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充分体现了行业协同创新的成果。规范的落地将有效提升ETH-X以太超节点的运维效率与稳定性,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助力数据中心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56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