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近期,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7比4,否决了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对印度总理莫迪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对特朗普来说,败诉是一件难受的事。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不仅在美国国内有影响,也对全球贸易产生了冲击。
其实,这件事要从特朗普使用的“紧急经济权力”说起。他上任后,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中国、印度、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许多国家加征了高额关税。这一做法引起了全球很多国家的不满。特朗普对印度加了50%的关税。莫迪可能没想到,连美国盟友也会受到这样的对待。特朗普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通过高关税向其他国家施压,在谈判中争取更多利益,迫使别人让步。但这次站出来反对的,不是中国或印度,而是美国自己的法律系统。
首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出,IEEPA只允许总统在紧急情况下有限管理经济,并没有授权他大规模加税。然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判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违法。这是一件大事——在美国,征税权属于国会,总统不能随意超越权限。法院明确写道:IEEPA没有赋予总统如此广泛的征税权力。特朗普的行政令在法律上缺乏依据。
这次裁决不仅是对特朗普个人权力的限制,也维护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权力再大,也不能随意以“国家紧急状态”为借口,取代国会的职权。美国媒体直接表示,这是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一次重大司法打击。但特朗普并不接受,他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说“所有关税仍然有效”,并表示要上诉到最高法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出面支持,坚持认为关税是合法的。简单来说,他们不愿认输,还希望借助保守派大法官扭转结果。
不过这一次,印度明显是受益者。特朗普的高关税给印度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现在美国法院判定这些关税无效,莫迪就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他还借此机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重启边境贸易,并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特朗普原本想用关税影响印太地区的格局,结果反而让中印两国关系更近。
当然,这件事还没有完全结束。法院决定,关税政策暂时维持到10月14日,以便特朗普政府有时间上诉。最高法院是否会受理此案、如何判决,目前还不确定。如果最高法院支持特朗普,结果可能还会有变化。但从现在的法律观点看,IEEPA的适用范围已经被法院明确限制,特朗普再想以“紧急状态”为由加税,会非常困难。美国政府也准备了其他方案——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如果IEEPA无法使用,还可以依据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中的一些旧条款,以其他理由继续征税。也就是说,“关税”这个工具还在,只是需要换个理由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裁决主要针对IEEPA授权下的关税,像针对钢铁和铝产品的“232条款”关税还没有被推翻。美国政府还有其他手段。但现实问题是:特朗普这些关税总共征收了658亿美元,如果最终被判定违法,是不是要退还?许多进口商已经准备向美国海关提起诉讼,不愿意白白支付这些钱。美国的中小企业、消费者和一些州政府早已抱怨高关税推高了物价和成本。美国通胀率上升到4.2%,连加州州长纽森都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政策是“非法并且损害经济”,共和党内部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选举。
而莫迪一方面应对美国,另一方面改善对华关系。这种变化,几年前很少有人能想到。特朗普把关税当作万能工具,却被自己国家的法律系统阻止,这确实很讽刺。美国司法系统这一次也给全世界展示了:总统权力再大,也要遵守规则;单边主义再强势,也要受到制度的约束。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特朗普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的支持,表面上看起来有机会赢。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已经暴露出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弱点。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分散供应链、加强区域合作,不再完全依赖美国。以后美国如果再想用关税作为“王牌”,可能会越来越难。
总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被法院否决,全球贸易格局受到震动。莫迪得到的不仅是一次法律上的胜利,也是一次战略机会。今后,没有人会忽视法律的力量。全球化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单方面能控制的。如果美国还想坚持单边主义,它面对的世界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默默接受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