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空军装备规模变小了,但整体实力却更强了,空军如何做到的?
创始人
2025-08-31 11:51:43
0

一、前言

这几天大家都在热议老陆的新式装备,反倒忽略了空军即将在九三大阅兵上亮相的全新阵容。虽然没有军迷们最期待的六代机或轰-20这样重量级的明星机型,但歼-35舰载型、歼-20双座型、空警-600以及多款首次公开亮相的先进无人机,都会在天安门广场的蓝天之下同大家见面。这样的阵容,已经足以让军迷们眼前一亮。

有趣的是,如今空军这副蒸蒸日上的气象,让美国心里很不是滋味。早在2007年,美方就曾对“中国空军在2025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做过预测。他们认为受预算紧张、外购风险过高等限制,中国空军可能会陷入“机海战术”和“偏重性能不重数量”的矛盾中,难以摆脱困境。可事实却完全出乎意料。18年后,我们以更加紧凑、更具威慑力的空中方阵,在九三阅兵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也给大洋彼岸的人一个清晰的答案:我们选择了精锐化、现代化的道路。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空军为何在总规模缩减的同时,战力却实现了质的飞跃。

二、装备数量起伏不定的背后

根据《南华早报》25号援引美国国防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空军大约有2700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但到了2025年,总数却缩减了400余架,仅剩2284架。如果仔细梳理07年至25年的数据,会发现2010至2012年间是空军的最低谷,装备数量只有1200余架,比07年直接减少了一半以上。

当年的困境其实有迹可循。2007年时,空军还没有歼-20、歼-16等先进机型。主力装备是116架歼-11A、32架苏-27UBK和73架苏-30MKK,而真正撑起三代机战力的还是歼-10A。但占据数量大头的,却是722架歼-6、756架歼-7家族以及245架歼-8。若只看总数,07年的中国空军稳居世界前三,但要是聚焦于真正能代表一流战力的四代机,我们仅有283架,还不如台湾的数量多。其中能发射中距空空导弹的只有148架,连超视距空战都无法实现,尖端战力甚至很难压过周边对手。

彼时唯一的优势是上千架老式战机所形成的数量优势,但所谓“机海战术”是一种以牺牲飞行员生命为代价的打法,并不可持续。于是空军痛下决心,加快现代化进程。正好在2007年前后,歼-11B型战机进入定型阶段。经过数次成功试飞后,空军迅速推动批量生产,这为老旧机型的替换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数量骤减,质量飞升

从2007年起,空军开始大规模退役歼-6、歼-7、歼-8等老旧战机。短短五年内,就退役了722架歼-6、288架强-5、204架歼-7以及77架歼-8,机群规模从2400余架骤降至1425架,缩水超过四成。但与此同时,四代机的数量却翻倍增长,到2012年已达513架。

这意味着,虽然总数锐减,但空军战力却进入质的飞跃阶段。歼-11B和歼-10系列的量产,不仅补足了战力,还培养了一批顶尖设计师、工程师和试飞员,为后续更先进机型的研发奠定了基础。2011年1月11日12时51分,试飞员李刚驾驶一架神秘新机飞上蓝天,这架“八翼天使”般的战机后来被命名为歼-20。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五代机研发迈入世界前列。

此后,空军一边加快歼-20的量产,一边继续清退老旧机型。强-5已全部退役,早期引进的苏-27SK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歼-7和歼-8虽然还保留少量,但更多是将其使用到寿命尽头。与07至12年的大规模淘汰不同,2012年之后的退役幅度趋缓,而新机的入列速度逐年加快。据估算,到2025年中国拥有1300余架四代机,五代机更是超过400架,整体战力比2007年强出数倍。

四、轰炸机的坚守与转型

在战斗机数量大幅波动的同时,轰炸机数量却基本维持稳定。2007年有多少,2025年依旧差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停滞。如今空军装备的轰-6已大多升级为K型和N型,能够空中加油、挂载巡航导弹或空射导弹,航电系统全面提升,作战半径和精确打击能力都有了质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改进版的轰-6已经能与美军同类机型抗衡。

不过,外界一直期待的轰-20迟迟没有亮相。即使坊间不断有传闻,但随着六代机测试机型的出现,轰-20的缺席或许说明空军正在重新审视战略轰炸机的定位。究竟是像美军B-2那样强调长航程与巨额载弹量,还是侧重远程精确打击与反舰作战,这需要根据未来战略需求来决定。

事实上,在官方的阅兵报道中,已经提到“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配备空中加油能力、航程可达上万公里的轰-6N,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术轰炸机,而是具备战略威慑力的远程打击平台。如果轰-20与之功能重叠,那么自然要重新定义其定位,以避免资源浪费。

五、总结

综上所述,空军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装备数量几经起伏,但整体战斗力却稳步提升。原因在于我们清晰地把握了装备更新换代的节奏,敢于在短时间内淘汰大量老旧机型,转而集中力量发展先进战机。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和制造业能力的提升,空军的规模终将再次回到甚至超过2007年的巅峰。

未来,我们不仅要在五代机数量上超越美军,更要在六代机、七代机等前沿技术上实现全面领先。届时,中国空军将在规模与质量两方面同时对美军形成压制。当美军赖以维系霸权的优势被彻底打破,东方巨龙势必引领世界走向一个全新的格局,让全球国家共享更加安全与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半导体产业ETF(1595...
截至2025年9月1日 09:52,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
2025-09-01 12:53:41
通信ETF(515880)...
东方财富证券指出,通信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价值深耕阶段,202...
2025-09-01 12:51:44
ETF资金榜 | 港股通互...
2025年8月29日共430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364只ET...
2025-09-01 12:50:02
天津银行A股IPO十年“追...
文|小方 来源|财富独角兽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20...
2025-09-01 12:48:23
沪深300ETF领跑市场 ...
截至8月28日,沪深沪深300ETF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显著扩容,总规...
2025-09-01 08:24:08
基金公司“中考”放榜!谁表...
基金公司经营业绩分化显著。 2025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一批...
2025-09-01 08:02:16

热门资讯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 截至2025年9月1日 09:52,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下跌0.58%。成分股方面涨跌...
创四个月新高!股票涨停、ETF... 黄金又回来了? 在刚刚过去的8月,金价单月暴涨4.78%,创下自4月份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再度成为全...
化工ETF(159870)涨1... 消息面上,1) 受原料供应紧张及需求支撑,中国化工原料出口和国内市场价格上涨,欧洲SAF价格持续走强...
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港股创新药... 截至2025年9月1日 11:16,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强势上涨3.98%,成分股微创医疗...
两市ETF两融余额上月增加85... 最新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87.00亿元,较7月末环比增加85.29亿元,其中,ETF融资余额环比...
通信ETF(515880)盘中... 东方财富证券指出,通信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价值深耕阶段,2025H1全行业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
国产AI算力链崛起!创业板人工... 2025年9月1日,A股三大指数悉数高开,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算力概念股活跃上行,相关个股全志科技涨...
创业板综ETF银华今日起发售 创业板综ETF银华(159288)将于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2日进行发售,首次募集规模...
ETF资金榜 | 港股通互联网... 2025年8月29日共430只ETF基金获资金净流入,364只ETF基金净流出。净流入金额超1亿元的...
矿业ETF(561330)盘中... 国泰海通指出,工业金属行业受益于旺季临近及流动性拐点预期。宏观层面,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