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野村警告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仓促关税谈判正加剧经济不确定性,而通胀风险与历史重演的可能性要求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等央行谨慎行事。
混乱的关税谈判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的关税政策已导致全球混乱。美国同时与多国进行谈判,却因人员短缺而仓促达成“协议”,引发细节模糊与争议。例如,美日协议最初未明确15%的关税是附加税率还是总税率上限,后续才确认其为最高总税率。这种草率性源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仅有250名员工,而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ITA)约2200人,但实际投入谈判的人力有限。
关税本就会降低经济效率,而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如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25%互惠关税+25%附加关税)——更忽视战略考量。报告指出,关税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制定商业计划,可能导致整体经济活动进一步收缩。
黑色星期一的重演风险
野村以1985年广场协议为类比,强调当前形势与历史的相似性。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在17个月内暴跌36.5%,但美国股市却创新高,通胀初期未显只因企业为保市场份额而压缩利润。然而,美元跌破150日元触发日本投资者抛售美元债券,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
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干预稳定了市场,但其继任者艾伦·格林斯潘的迟疑最终引发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当前,特朗普关税和驱逐非法移民正埋下通胀种子,但影响滞后——企业需时间评估是否提价或游说豁免。通胀尚未显现,却潜藏巨大风险。
美联储与日本央行来到十字路口
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正面临截然相反的挑战。美联储因关税和劳动力短缺引发的通胀风险而不敢降息,尽管特朗普政府施压——如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张基于模型降息150-175基点,但现有模型无法评估大规模关税或驱逐移民的影响。野村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需警惕,若通胀加速伴随经济放缓,美国可能陷入滞胀,迫使美联储在抑制通胀与保护经济间艰难权衡。
日本央行则因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冲击而推迟加息,尽管日元疲软加剧食品通胀——日本自民党在2024年众议院和2025年参议院选举的惨败,主因正是通胀对民生的冲击。野村建议,日本应趁经济许可时加息以稳定日元和抑制通胀,避免依赖财政补贴(因财政赤字巨大);而美联储需从1987年汲取教训,密切监控通胀动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威胁全球稳定。历史表明,通胀的滞后性与市场对美联储信心的缺失可能触发市场崩盘。
野村认为,日本应优先加息以缓解政治压力,而美联储必须抵制政府降息要求,严防滞胀风险。否则,仓促决策可能重蹈黑色星期一的覆辙,加剧全球经济动荡。
来源:智通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