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筹)助力基础学科研究及拔尖人才培养的“启光计划”在上海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由复旦大学EMBA教育协会副会长彭家辉先生发起设立,致力于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启动仪式上,彭家辉先生发表开幕致辞,深入阐述基金会以“弘扬公益精神、回馈社会、助力自然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为宗旨的创立背景与初心。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汲培文等领导嘉宾共同按动启动按钮,标志着基金会正式启航 。
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与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束金龙介绍了“启光计划”。该计划秉持“开启科学之光、思想之光”理念,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系统工作,涵盖启光学者遴选、“启光好问题”征集等六大重点项目。2025年,基金会计划投入超350万资金,通过多元方式助力基础学科发展,预计到2049年,将累计支持不少于1000名优秀科研人才。
其中,鸿鹄助学金作为“启光计划”重要部分,旨在通过最长10年的长期资助,鼓励优秀学子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发布会现场举行了首批颁发仪式,9名通过强基计划或北京大学物理卓越计划进入清华、北大攻读数学、物理专业的学子成为首批受助者,为他们的科研之路提供坚实保障。
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的设立,积极响应了国家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契合上海出台的《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中支持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的导向,探索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在发布会上作《智能机器人》专题报告,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对前沿科技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未来,上海启光自然科学发展基金会将持续发力,助力破解“从0到1”的原创性难题,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筑牢人才根基,推动基础学科研究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