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美国白宫正式生效的对日关税新政,将日本政商界推入一场始料未及的漩涡。根据美日两国7月下旬达成的贸易协议,日本本应享受“15%封顶”的“互惠关税”——即税率低于15%的商品统一上调至15%,高于15%的则不再额外加征。然而,美国行政命令的实际操作却演变为在现有税率基础上再叠加15%。这意味着,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原本27.5%的关税非但未降至15%,反而飙升至惊人的42.5%。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东京首相官邸紧急回应,直言美方行动与协议“存在根本性偏差”:“我们强烈要求美方立即修正总统行政令!”正在华盛顿谈判的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火线与美国商务部长、财政部长展开磋商。尽管美方口头承诺“退还多征税款”,但具体细则仍未落地,日本汽车企业每日承受的损失已如滚雪球般扩大。
数字迷宫:日本经济的“致命一刀”
关税叠加的冲击直接刺向日本经济命脉——汽车产业。据日本共同社披露,丰田、本田等七大车企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营业利润预计合计缩水2.67万亿日元(约130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上财年总利润的三成以上。更严峻的是,日本内阁府已将2025财年GDP增长预期从1.2%大幅下调至0.7%,主因正是“美国关税冲击导致出口萎缩及企业投资停滞”。
东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内山融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单边政策实为“贸易霸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就业市场也将受连锁冲击。这种破坏全球规则的行为,最终将拖累世界经济!”讽刺的是,美国在7月31日总统令中特别为欧盟设置了“不叠加征税”条款,却对盟友日本“选择性遗忘”。
军事铁盟与经贸裂痕的荒诞剧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关税争端发酵的同一周,日本航空自卫队高调接收了3架美国F-35B隐形战斗机,部署于九州新田原基地;美日英三国航母更在宫古海峡展开联合演习,被外界视为“演练封锁第一岛链”。军事合作的紧密与经济摩擦的尖锐,构成一幅极具张力的外交图景。
石破茂政府此前为换取“15%封顶关税”,承诺向美追加5500亿美元投资、开放农产品市场,甚至增购美国军火。而今美国“背刺”行为,不仅让日本舆论哗然,更暴露了同盟关系中的权力失衡。赤泽亮正直言:“若对日本经济无益,我们无法合作!”此番表态被日媒解读为对美罕见的强硬信号。
全球规则坍塌的警示录
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已引发多国反弹。日本专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当“对等关税”异化为单边惩罚工具,全球供应链将被迫陷入“零和博弈”。内山融教授强调,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违背了WTO基本原则,可能引发贸易流动停滞,最终导致“全球经济恶化,美国自身也将遭反噬”。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汽车业正试图通过转移生产线、调整出口目的地来止损。但若美国拒绝修正行政令,日本对美贸易结构或将迎来历史性重构——从“无条件追随”转向“防守性反击”。这场看似是数字游戏的关税争端,实则为二战后美日同盟的权力逻辑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