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对华关税再延长90天,这意味着中美针对关税议题在未来三个月内将持续“休战”。然而,这种休战虽然是台面上的,但台下的战斗却从未停歇。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已经悄然改变了对华关税战打法,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以退为进”模式来继续试探中国。
这种模式从近期的一系列举措中就可以看出。例如日前,特朗普就公开表示,若美企芯片厂商想继续向中国出口芯片(H20),那么就必须向美国政府“上贡”15%的收入。对于这一堪称勒索式的条件,根据《金融时报》8月11日报道称,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经同意,以换取特朗普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
对此,可能有人会认为,特朗普要求美企“上贡”是美国自己内部的事,最终被收割的也只是美企。然而,这种想法只是看到了表象,深层次的逻辑是,特朗普对美国芯片企业变相加征的15%“关税”,最终必然会落到中国买家身上。
仔细想一想,美国芯企怎么可能甘愿被“割韭菜”?他们一定会通过提升售价的方式来规避掉这15%的税率。
如此一来,特朗普政府看似是对中国做了退让,允许出口芯片(H20),实际上却是在变相的对中国消费者加征关税。而这种模式,已经开始被特朗普作为接下来与中国博弈的重要手段。
同样是在美国当地时间8月11日,特朗普在签署延长对华关税暂缓期的行政令后,他在白宫的记者发布会上对外表示,他可能会允许英伟达在中国销售简化版的下一代先进芯片,但前提是英伟达必须“向国家支付20%所得”。特朗普还为他的这一政策辩护,称中国早就拥有人工智能芯片(H20),且现在它(H20)已经过时了。
通过这前后两次的表态不难看出,对于中国的要求,即美国恢复对华出口半导体在内的高科技产品,特朗普开始采用精准“点穴”式的手段来与中国博弈,不再像过去一样一刀切。
然而,特朗普显然是高估了他的手段,也低估了中国的实力。现实情况是,对于当前已经获准对华出口的芯片(H20),中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兴趣,原因是中国发现这些芯片存在安全漏洞,很可能被植入了后门。
7月30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确保对华销售的芯片(H20)是安全可靠的。面对中国的安全审查,英伟达方面虽然坚称芯片不存在安全漏洞,但至今未给出任何证据。对此,我只能说中国这一审查无疑是精准击中了英伟达软肋。若英伟达想要涨价,就可能面临中方安全审查,随时会被叫停销售。而且中国国产芯片也已经能够在部分功能上替代美企芯片。
所以,面对特朗普政府这种新的关税模式,中国还需以灵活应变的方式来化解。未来中美之间的过招随着关税的暂缓,将很难是大规模粗放式的,必然会呈现出多领域,多模式下的小范围搏斗,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不过,中方手中的牌并不比美方逊色,还是那句话,美国想要谈,中国欢迎;美国想要打,中国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