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红星新闻报道,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回应美国拟对巴西加征 50% 关税提问,明确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
贸易(资料图)
这一拟议中的关税幅度,相当于在现有贸易成本基础上直接叠加五成额外负担。巴西对美年出口额超 300 亿美元,若关税生效,大豆、牛肉等核心出口品类将首当其冲。巴西农业协会测算,相关产业利润率可能压缩至原有水平的三分之二以下,超过 20 万从业者面临收入波动风险。就拿巴西大豆来说,其每年对美出口量占巴西大豆总出口量的 15% 左右,一旦加征关税,这些大豆在美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美国此次行动背后存在多重考量。其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巴西司法系统。巴西正在调查前总统博索纳罗阵营涉嫌的腐败案件,涉及金额高达数亿美元,而该阵营长期奉行亲美政策,在诸多国际事务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关税威胁被外界解读为干预司法进程的隐性手段,有巴西政治分析师指出,美国此举是想让巴西司法部门在调查中有所顾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近期在巴西举办峰会,卢拉政府推动的本币结算协议已覆盖金砖国家间 40% 的贸易额,这一协议让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元在拉美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从 2015 年的 92% 降至 2024 年的 78%。遏制 “去美元化” 进程,成为关税牌的另一重战略意图,毕竟美元霸权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保持影响力的重要支柱。
巴西政府迅速作出回应。总统卢拉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强调,任何国家都无权以经济手段干涉主权国家内部事务,巴西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变自身的发展道路。巴西经济部已启动应急方案,包括:对美国玉米、棉花等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暂停与美方正在磋商的数字贸易协定;向世贸组织提交预备磋商申请。巴西农业部长指出,将扩大对亚洲、非洲市场的出口渠道,年内争取将对美出口依赖度从目前的 19% 降至 15% 以下。巴西农业企业也积极行动,多家大豆出口商已与中国、印度的进口商洽谈新的合作协议,希望通过增加对这些市场的出口来弥补可能在美市场的损失。
贸易(资料图)
历史上类似的贸易保护措施曾引发全球性后果。1930 年美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将 2 万余种进口商品关税平均提高 40%,直接导致全球贸易额在三年内下降 66%。当时,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纷纷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形成了恶性循环。美国本土农业出口暴跌 30%,超过 10 万家中小企业因原材料涨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的程度。这场贸易灾难最终以 1934 年《互惠贸易协定法》通过、美国主动降低关税才逐步缓解。当前全球贸易依存度较 80 年前提升近 5 倍,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单一国家的关税调整产生的连锁反应将更为剧烈,可能会影响到更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
国际社会对美国此举表达明确反对。世贸组织总干事警告,50% 的关税增幅已远超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合理范围,若美国实施这一措施,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破坏全球贸易秩序。金砖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谴责单边贸易措施破坏全球经济稳定,呼吁美国遵守多边贸易规则。
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需要各国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经过 70 余年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国贸易往来提供了公平、透明的规则保障。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关税作为政治博弈的工具,这种做法最终会损害自身和他国的利益。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脆弱,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24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 3.2%,贸易摩擦升级可能使这一数字再降 0.5 个百分点,让本就艰难的经济复苏之路更加坎坷。各国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这是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唯一正确选择。
贸易(资料图)
巴西已与中国、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强沟通,探讨建立应急采购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波动。中国商务部表示,愿与巴西一道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继续扩大双边贸易合作,为巴西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欧盟贸易委员呼吁美国立即放弃关税计划,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分歧,欧盟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不希望看到全球贸易环境恶化。这些动向表明,多边合作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只有各国携手合作,遵守共同的规则,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