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7日报道日本《每日新闻》7月24日刊登题为《日美关税协议果真能够守护国家利益吗?》的社论。内容编译如下:
这项协议真能保护日本的国家利益吗?
日美两国政府就特朗普总统的高关税政策达成了一致。美国将把日本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面向日本汽车的25%关税税率也将降至15%。日本则将增加对美国大米等产品的进口,促进企业对美投资。25%的对等关税原定于8月1日生效。加上已经征收的汽车关税,日本经济可能因此遭受重创。
日本政府一直呼吁重新评估,但没能让美国让步,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被强加关税已不可避免”。协议达成后,日经股指飙升,因为人们认为其影响不会像预期中那么大。
石破茂首相强调:“在对美贸易顺差国中,15%的税率已经是最低的。这符合日美两国的国家利益。”他努力要说明的是,15%的税率低于越南等国与美国达成的20%的税率。
汽车关税的下调可以被视为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为之前普遍认为难度很大。
然而各方对协议依然充满疑虑。即使降低了关税,但现有的税率仍然很高,超过10%。此前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的关税仅为2.5%。钢铁产品仍维持高达50%的关税。日本经济遭遇负面冲击的状况并未发生变化。
高举“美国优先”大旗的特朗普在政策执行上表现得极为鲁莽和蛮横。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与日本签署了贸易协议,承诺降低汽车关税,但后来又单方面撕毁协议。而日本此次选择接受协议,从结果上看仍是对美国蛮横作风的纵容。
作为美方降低关税的交换,日本政府为回应美方诉求所做出的承诺也让人忧虑。日本接受了特朗普强烈要求的增加大米进口量,占到日本全年消费量10%的大米将以零关税方式进入日本市场,在保持配额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了美国进口大米的占比。
石破茂首相坚称:“协议内容不包含日本降低关税,我们保护了需要保护的东西。”然而,大米是日本的主粮,事关粮食安全。日本要做的不是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而是基于当前大米短缺的现实,从制定长期农业政策的视角出发,决定是否放开进口。
为鼓励日本企业对美投资,将由政府下属金融机构提供80万亿日元(5500亿美元)的投资和贷款框架予以支持,主要面向倡导“复兴美国制造业”的特朗普政府颇为看重的造船业和半导体行业。
特朗普夸口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日本将按照我的指挥投资美国,而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实际上就是利用高关税强制对美投资。
这也可能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如果高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将会降温,从而恶化经济形势。即使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本国企业,对于高成本的纵容最终也会拉低竞争力。
日本政府必须在国内采取一切可能的对策。
如果对美出口下降,汽车制造商等企业业绩恶化,负面效果可能会转嫁到作为分包商的中小企业身上。政府应该竭尽所能为它们提供支持。
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惨败,而石破首相现在仍将关税谈判作为其继续执政的理由之一。一个根基薄弱的政府能够对协议内容负起责任吗?
这还将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造成损害。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征收高额关税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这不仅会恶化全球经济,还会冲击战后国际秩序。迄今为止,各国通过降低彼此关税、促进贸易推动了经济发展。日本也从自由贸易中受益良多。
各国一直抵制美国征收的高关税,达成协议的案例屈指可数。仅日本一国就此问题达成协议是不够的。开创日美两个主要经济体纵容高关税的先例并不可取。
日本有责任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政府绝不能让谈判就此结束。日本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工作,直到美国取消关税。(编译/刘林)
上一篇:美媒:美国旅游收入受关税战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