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财经研究院 刘治颖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IPO的受理情况出炉。2025年6月,IPO受理进入高峰期,创今年新高。而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累计受理了177家IPO企业。
从拟上市板块分布来看,北交所受理数量最多,有115家,占受理总数的65%,沪深主板共受理了20家,科创板共受理了21家,创业板共受理了21家。
就净利润而言,创业板受理的21家IPO企业,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达35.11亿元,平均数为1.67亿元,中位数为1.50亿元。
其中,南网数字、三瑞智能、宏明电子排在利润榜的前三名,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亿元、3.21亿元、2.77亿元。而排在利润榜末尾的是大普微,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是唯一亏损企业。
6月27日,大普微作为创业板首个未盈利企业首发申请获受理。这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使用。大普微属于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
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报告期内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70%以上。
大普微在招股书中提到,报告期各期,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较高、发展早期议价能力有限、存储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和公司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另外,创业板受理的IPO企业中,扣非净利超过2亿元的有5家,占比24%;扣非净利1亿元到2亿元的有11家,占比52%;扣非净利不足1亿元的有5家,占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