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玩转关税手段十分老练,然而遗憾的是,他的对手却是一个难以击败的存在。
随着中国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的最新数据,中美之间的关税战胜负已经基本明朗。
经过多年发展,中美之间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甚至趋于平衡。
特朗普推行关税政策的核心策略,是利用美国的经济规模和全球影响力,试图以强硬手段压制其他国家,这一策略过去屡试不爽。
但这一次,特朗普明显高估了自身实力。美国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力量逐渐衰退,同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加速了美国影响力的下滑。
如今,世界上并非所有国家都必须与美国站在一边,一旦摆脱美国的制约,中国便拥有了敢于与美国硬碰硬的底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深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之间的差距将被进一步缩小,甚至可能逆转,到那时,局势将彻底改变。
7月1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揭示了真实的情况,足以反映出双方的实力对比。
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1.79万亿元人民币,刷新历史纪录。
其中,出口额实现了7.2%的增长,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而进口额则下降了2.7%,降至8.79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在上半年保持了稳健增长,这表明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未能有效阻挡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即使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依然位居世界前列。
相比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中国对美出口依赖程度再次下降,2018年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为21.8%,到了2024年已降至14%。
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在积极调整策略,这六年来始终未放松对美国可能再度发动关税战的警惕和准备。
我们深知,要摆脱美国的限制,必须开拓新的市场。正因如此,过去六年我们积极推动与东盟、非洲及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合作。
从长远来看,这一战略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特朗普此次关税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
这场博弈的核心,是国家的综合硬实力。
这一点从另一组数据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中国与美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
其中出口额为1.55万亿元,同比下滑9.9%;进口额为5303.5亿元,同比减少7.7%,中美贸易额明显萎缩。
总体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确实压缩了中美贸易总量,但未能动摇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这场贸易战中的中方胜利,仅是一个开始。如果美国继续自居于高位,不顾形势变化,极有可能最终自食其果,遭遇惨重挫败。
减少对美市场的依赖,成了压倒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若想继续依靠进出口贸易施压中国,几乎不可能实现。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持续快于进口,低端制造业稳步推进的同时,中高端制造业也在迅速崛起。
凭借制造业的强势地位,美国陷入了被动局面,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中国制造业如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这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应对外部挑战。
美国设置的“关税壁垒”已失去实效。
在这场贸易冲突中,中国不仅取得了胜利,更成为了引领者。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击,美国暴露出其内在的虚弱。
同时,特朗普的强硬姿态被证明外强中干,这为其他遭遇加征关税的国家树立了榜样,令特朗普在其关税政策上遭遇了重大阻碍。
在关税延期三个月后,特朗普又不得不无奈延长近一个月,这既是为给对方最后期限,也是掩饰政策失败的无奈之举。
尽管特朗普发出了最后通牒,其他国家依然坚决不屈服,即便是深受美国影响的日本和韩国,在此问题上态度也十分强硬。
双方都在博弈,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使特朗普急于从其他国家收获利益,却又不能完全切断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在特朗普精心设计的这场“闹剧”中,他不仅跌得惨痛,还遭遇了许多麻烦,随时可能沦为彻底的失败者。
美国政府不能固守旧思维,时代已变,中方只是全球发展大潮中的一部分,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崛起。
此外,中国还采取了包括稀土资源在内的反制措施,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贸易战的天平,最终迫使特朗普做出让步。
当美国内部市场份额不再关键,特朗普便失去了针对中国的关键利器,反观其他国家面对制裁则难以招架。
这场中美贸易战,最终只有美国是明显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