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体检”意义何在:什么才是“有效体检”,机构如何提升自身信任度?
创始人
2025-07-22 10:44:34
0

近日,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这位律师认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对于上述问题,爱康国宾母公司爱康集团和律师张晓玲已多次对外发声,是否存在漏检、误检等问题仍待权威机构判定。在此事的讨论中,不少读者表达的一个担心是,如果体检无法检测出癌症,那么每年做一次体检还有意义吗?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医疗专业人士,他们普遍认为,体检是疾病早筛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检查指标向人们传递健康信号,临床也确实有很多患者通过体检发现早期病变或癌变,才到医院就诊,因此争取到了“早治疗”的机会。对于当前大众对体检价值的质疑,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体检水平的担忧,如何进一步提高体检的准确性是体检机构提升大众信任度的关键抓手。

面对癌症,什么才是“有效体检”?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群众健康管理意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体检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单位还会为员工购买一年一次的体检服务,价格不等。在电商平台,很容易查询并购买各类体检套餐,如女性丽人套餐、孝敬爸妈升级套餐、臻爱尊享父母体检套餐,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癌症是一大健康杀手。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测算,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06.4万例。在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之下,人们对体检的筛查也给出了很高的期待。一位肿瘤科医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日常工作中确实会碰到很多人拿着体检报告来就医,有些最后被证实是虚惊一场,有些确实是癌症的重要提示。

上述肿瘤科医生认为,肿瘤的种类太多了,有些肿瘤还比较隐蔽,仅凭症状,发现时往往都是晚期。让每个人定期到医院从里到外做全面的检查并不现实,一方面医疗资源有限,二是考虑到患者在经济、辐射等方面的压力。日常体检项目像第一层筛子,可以先筛出某些健康问题,之后提醒患者进一步到专科医院,再由专科医生这层“筛子”进一步诊断,看是否需要真的治疗。

在体检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等血液检测中的常见指标,能否有效发现癌症?

上述肿瘤科医生表示,这些指标的指向性并不唯一,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等肿瘤均可能导致患者这些指标升高,需要结合症状以及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判断有无癌症,是什么癌症。另一位肿瘤科医生认为,以癌胚抗原(CEA)为例,这个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比较大参考价值的是,观察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比如肺癌,本来癌胚抗原是100,治疗后降到了10,说明治疗有效,如果之后再次升高,可能提醒其他问题。

上述两位医生均认为,必要时候,人们不能只做笼统的检查,要到正规的机构做更有针对性的检查。所谓“针对性”是指检查要综合考虑自身疾病史、家族史等因素,选择更有参考价值的项目。一位体检行业人士也表示,很多企业或个人购买体检套餐时会对比体检项目的数量,但其实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也有人会关注价格是否够低,但某些疾病的“金标准”筛查项目本身就是价格会高一些。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提出,采用“1+X”的体检项目设计体系框架,“1”为基本体检项目,“X”为专项体检项目,其中1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X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癌症筛查、肥胖筛查、其他慢性病筛查等。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列出的专项体检项目

根据上述专家共识,对于一定年龄阶段或高危人群,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例如,40岁以及以上或高危人群可以考虑进行肺癌筛查,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合并慢阻肺及疾病史、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肺癌家族史。60岁及以上或高危人群可以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如吸烟、肥胖、前列腺炎史、良性前列腺增生史、前列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等。每种癌症的筛查手段也不尽相同,上述专家共识建议,肺癌筛查优先推荐胸部低剂量螺旋CT,前列腺癌优先推荐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结直肠癌筛查优先推荐全结肠镜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体检机构还是医院,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还受设备、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位超声科医生告诉记者,以妇科超声为例,卵巢癌特别早的时期,癌灶小于1厘米,超声不一定能看到。癌灶稍微大一些,超声多数能够看到。此外,看到与否还跟机器的清晰度、医生的手法、经验等都有一定关系,而且很多肿瘤“超声不能确诊,只是医生凭经验估测,金标准还得是手术送病理”。

体检机构如何提高准确度?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群众健康管理意识增强、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我国体检行业持续扩容,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至2022年,我国健康检查人数由3.67亿人次增长至5.03亿人次,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2%。今年4月9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发布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鼓励体检机构向专病专检和检前检后延伸,倡导重大疾病早筛早检,推广健康体检创新产品和检验检测手段。促进健康体检结果大数据应用,适时发布健康提醒。

从个体到政策,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窥一斑,但类似近期的案例总会引发人们对体检的质疑。如何提升大众对体检行业的信任度?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在我国法律框架下,体检机构属于医疗机构,是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也适用于体检机构。如果对受检者造成损害,也可以追究体检机构相应责任。当下,部分体检机构靠商业销售驱动发展,某些乱象也让大众失去了对其信任度。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围绕技术的精准性、服务的透明度等方面下功夫。

在提升体检质量上,各地也开展了多种探索。7月1日,京津冀三地正式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这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制定卫生标准中的首个健康体检领域标准,有望为区域内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健康体检服务。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影响医疗行业,其中也包括体检行业。可以看到,国内体检龙头企业都在拥抱AI。例如,今年3月,瑞慈医疗集团正式发布“科技瑞慈”战略,宣布旗下智慧医疗生态平台“方舟智检系统”(RiciMedark)开启全面升级计划。此次升级计划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体检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今年5月,美年健康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达摩院研发的“一扫多查”医疗 AI技术,共同探索癌症、慢性病等多种重要疾病筛查,并在智能体检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一位AI医疗企业人员认为,AI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早筛的效率与技术,并降低筛查成本。以胸部CT为例,AI技术能够更为高效地发现识别肺结节、磨玻璃等可疑现象,减少因医务人员水平不足、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下导致的误诊、漏诊等现象,同时显著提升筛查效率。

相关内容

熊猫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一...
记者从债券市场了解到,今年以来多家国际开发机构先后发行熊猫债券,截...
2025-07-22 16:40:49
深交所:2025年浙江省其...
7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目收益专项债...
2025-07-22 16:40:38
深交所:2025年浙江省其...
7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目收益专项债...
2025-07-22 16:39:50
央行:截至2025年6月末...
央行发布2025年6月份境外机构投资 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截至20...
2025-07-22 16:18:21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截至6月...
7月2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025年6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
2025-07-22 16:18:13
美商务部长自曝:特朗普几乎...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野兽日报》《纽约客》杂志21日报道,美商务部...
2025-07-22 16:17:26

热门资讯

多晶硅期货价格继续大涨,光伏E... 截至2025年7月22日 10:4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盘中震荡。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
基建ETF(159619)涨超... 天风证券指出,建筑央国企二季度订单呈现回暖趋势,区域分化明显,中西部基建景气度突出。能源类基建及水利...
原创 2... 过去几天,全球贸易圈的视线都聚焦于特朗普的社交账号——自本月7日起,这位美国总统已接连向23个国家发...
零关税“畅通道”等政策举措叠加... 中新社长沙7月22日电 (傅煜 罗萱轩)在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畅通非洲农食产...
中美下一轮关税谈判或讨论中国购... 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彭博社记者提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下一轮中美关...
深交所: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 7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十八期)——2025年浙江省政...
深交所: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 7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2025年浙江省其他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十九期)——2025年浙江省政...
深交所:2025年浙江省土地储... 7月22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关于2025年浙江省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六期)——2025年浙江省政府专项...
熊猫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一万亿... 记者从债券市场了解到,今年以来多家国际开发机构先后发行熊猫债券,截至目前,熊猫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一...
红利国企ETF(510720)... 源达信息指出,红利资产由于其稳定的高股息和低估值属性,在配置性价比上可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当前我国十...